黄堡塬上的“闲事”总管

铜川日报 2019-01-03 07:54 大字

发展产业,他是王益区黄堡塬上的领头羊,脱贫致富道路上有他引领群众向前奋进的脚印;热衷公益,他是人们眼中的善星,像及时雨一样积极满足乡亲们最热切的需要;展望未来,他在积极主动助脱贫的大爱之路上越走越坚定。他就是被评为2017年度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刘铜利,黄堡塬上的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闲事总管”。

2009年,刘铜利主持成立了铜川市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农药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在他扎扎实实做企业的同时,还带领公司开展助推脱贫工作,踏上了一条积极助推脱贫的大爱之路。

刘铜利的公司作为王益区的龙头企业,公司用工量不断增加,持续缓解了周围村民的就业压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道路,公司寻求转型机遇,2016年流转黄堡镇梁家塬村的土地1000亩,建成了益民农业现代示范园区,用于以苹果为主的各种水果种植。该示范园区的建成提供了劳动就业岗位200余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2017年,由王益区农林局牵头,整合37户贫困户,以每户1万元共计37万元的产业扶贫基金入股该公司,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一次,已完成分红两次,每次每户分红1000元。此外,公司还优先为37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按照考勤每天补助男工90元,女工60元,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得到分红和劳务工资双收入。

注入了扶贫基金的益民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发展迅速,示范带动效果显著,被评为“省级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该基地除了发展水果产业,还被用来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去年以来,已承担技术培训5批共200余人。除了现场培训以外,刘铜利还建立了“专家帮扶热线”,农户出现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通过服务热线请专家给予电话诊断,若仍有疑问还可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无条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

“作为一名农业企业带头人,我了解农民,知道怎样的帮助是农民最需要的。”刘铜利认真地说。

公司里严厉的“刘总”却是黄堡塬上百姓们口中的“闲事总管”。原来,这些年刘铜利一边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一边热衷于公益事业,帮助塬上群众解决困难,彰显了企业和个人的社会担当。

2016年,黄堡镇梁家塬村的韦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但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家庭窘境让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刘铜利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愿意无条件资助韦钰上大学直至毕业,如今韦钰已经大三,刘铜利也始终关心着韦钰的学习和生活。

“刘叔是个好人,是他圆了我的大学梦。前几天,他路过学校还来看了我,给我500块钱让我买一件棉衣。他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关心着我……”韦钰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刘铜利的感恩之情。

“孩子是家乡美好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助他们顺利入学,享受教育,为创造美好家乡的明天打好底子。”刘铜利语重心长地说。

近两年来,王益区黄堡镇梁家塬村共考上23位大学生,刘铜利无一例外地为这些孩子送去了500元的鼓励助学金。他还代表公司给七一路小学捐赠了5000元,用于安装饮水设备,改善学生的饮水条件。

关心教育,也关注社会民生,刘铜利先后向王益区敬老院捐赠5000元;慰问梁家塬村的贫困孤寡老人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王益区工商联为文明塬村捐赠10000元用于贫困户修缮房屋……在企业运营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领企业积极主动地参加了社会的多种公益活动。

提到未来的计划,刘铜利心里想的还是黄堡塬上的村民们,“我要尽最大努力利用园区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塬面环境,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记者 曹金 见习记者 陈秀 王焕焕)

新闻推荐

周俊生《沉淀的往事》出版发行

本报讯(记者吴洋凯见习记者张芳)近日,中国煤炭摄影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原铜川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周俊生的...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