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阳光讯(实习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赵海宁)近年来,铜川市高度重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探索“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12年起,铜川市把“规范业务流程,方便服务群众”作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构建“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应用”的业务经办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严把建设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服务模式,经过各方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铜川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于201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实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系统涵盖就业服务管理、《就业创业证》管理、就业专项资金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等17项就业服务内容,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了群众的服务需求。
实现了经办服务网络的深度拓展。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建设思路,“铜川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全覆盖,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就业信息网络。
实现了电子监管全流程。长期以来,“盖章难”是影响各级办事效率的最大“瓶颈”,也是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以往各类业务报表、资金拨付、花名册等全部需要手动盖章,耗时耗力,不但制约了办事效率,也消耗了人力、物力、财力。为此,铜川市结合系统建设实际,于2014年7月启用了电子签章系统,实现了业务办理过程的全流程电子监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强化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管。
实现了社保数据的共享互通。按照省厅有关社保卡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铜川市在全面落实社保卡身份凭证和待遇入卡的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保卡“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功效,于2017年11月制订出台了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相关规程,打通了就业与社保的数据通道,实现就业和社保数据的互联互动,为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部分高频业务实现全城通办。按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铜川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市38个劳动保障事务所和73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窗口,将就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等高频服务事项进一步延伸到社区。办事单位和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不再受区域管辖权和户籍的限制,实现高频服务的就近就地办理,给办事群众提供更大程度的便利。
就业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突破。2018年以来,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铜川市对公共就业领域的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精简办事材料、规范服务流程。通过梳理评审,共减少填报类材料10余件,减少证明类材料77件,编制服务指南等26项,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提供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铜川市人社局将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面启用全省统一就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就业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向基层社区延伸,不断拓展网上经办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力争年底前实现就业服务领域“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新闻推荐
魏四新在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本报讯(记者董唯韦见习记者惠路)9月5日,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副书记魏四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