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琪:从山沟沟走出来的烹调大师
在厨房炉台前,陈宝琪下菜、翻炒、添水、放调料……动作娴熟、一气呵成,一会儿,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就做好了,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掌握刀工、口味、火候等多种技术,而要干出一番事业也一样,背后不知凝结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从背井离乡漂泊学艺,到现在事业有成、家庭美满,陈宝琪用“酸甜苦辣咸”烹制出他自己的幸福人生。
今年40岁的陈宝琪老家在甘肃庆阳,今年是他来铜川的第19个年头了。说起进入厨师行当的缘由,陈宝琪回忆起儿时艰难的生活。“老家干旱缺水,经济落后,我家里条件差,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那时觉得厨师是个很不错的职业,最起码不会饿肚子。”陈宝琪告诉记者,从小他就在心中立下了长大后当厨师的目标。
“穷人孩子早当家”,陈宝琪13岁就从甘肃庆阳到西安学厨师。初来乍到,他人生地不熟,在碰了不知多少次壁后,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收留他的饭店,从此开始了学做川菜、粤菜的漫漫长路。“当学徒的时候没有一分钱的工资,但只要能让我跟着师傅学到真本事,我就很满足了。”回忆起学徒时代的艰辛,陈宝琪历历在目。那几年他边学习、边打工维持生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在后厨忙到晚上十点多。站了一天,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脚后跟钻心的疼。陈宝琪说,夏天对于厨师来说,最受罪。厨房闷热难耐,火红的炉子炙烤着身体,汗水湿透了工服、模糊了双眼,但是菜还得认认真真炒,容不得一丝马虎。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徒时代的艰辛为陈宝琪积累了一大笔人生财富。1999年陈宝琪来到铜川,当年仅有21岁的他就当上了耀县花园饭店厨师长,从此与铜川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耀县花园饭店在铜川非常有名气,为陈宝琪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期间,他学到了很多先进的饭店管理理念以及菜品研发、食品卫生与安全等方面知识;参加了很多比赛,厨艺大幅提升;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以后发展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3年耀县花园饭店拆迁,陈宝琪到王益区福楼酒店就职至现在。由于其在专业技术领域的突出表现,2018年3月,他被评为首届“王益英才”,受到了王益区委区政府表彰。
一路走来,陈宝琪辛勤锤炼厨艺,得到了专业领域的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烹饪大赛金奖、第三届全国民间美食烹饪大赛特金奖、陕西金厨烹调技术天王奖、铜川养生节养生宴特金奖、陕西特级烹饪大师称号等。
陈宝琪身兼多职,他不只是大厨、餐饮大赛评委,也是一名党员,同时还担任了王益区政协委员、陕西省养生协会营养师、铜川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铜川孙思邈养生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近几年,他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外出参加养生知识培训,积极研发养生菜品,并主编了《食疗与药膳》,积极为传承、弘扬药王养生文化做贡献。
“做菜如做人一样,讲求良心,要对每一位食客的健康负责。”陈宝琪说,作为一名党员和政协委员,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社会共同发力,坚决抵制不健康食材、原料等进入市场,让市民都能吃到放心餐。
如今,陈宝琪成了铜川小有名气的励志人物,不仅同时在几个酒店担任餐饮出品总监,还创业开了火锅店。来铜川近二十年,这座城市为他的幸福保驾护航,同时他也在为这座城市的幸福贡献热量。陈宝琪说:“铜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创新出更多养生菜品,教大家合理用餐,争取用药膳代替药品,让铜川父老乡亲生活得更健康、更舒心。”(本报记者 程红兰 郭颖)
新闻推荐
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发展论坛举行 铜川集中签约27个项目涉及金额242.33亿元
记者段宏江文/图 5月12日,在第三届丝博会期间,铜川市在古都西安举办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发展论坛暨项目推介会,共话数字经济,共谋创新发展,寻求合作共赢,全力打造中国...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