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铜川市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助力脱贫攻坚

铜川日报 2018-02-09 08: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段海洲 通讯员 段旭波 乔虹)去年以来,铜川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执行中、省纪委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监督执纪问责,积极按照市委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活动,发现和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全市纪检监察局机关共处置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47件,初核了结159件,立案189件,结案177件,党政纪处分188人,组织处理182人。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担当。市纪委始终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省纪委关于落实“三个助力”加强扶贫环保等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委关于印发《“聚焦主业助力发展”纪律督查行动方案》的通知之后,市纪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常委会研究扶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全市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专项督查方案》,去年5月8日召开全市助力脱贫攻坚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动员部署会和督查工作培训会,成立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书记负责,两名常委配合,抽调20名纪检组长组成5个督查小组,分片开展专项督查。督查工作由市纪委统一组织,多部门共同参与,市县乡三级联动,采取专项督查与信访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一轮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督查活动。市委书记郭大为在听取市纪委扶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汇报后就铜川市第一轮督查工作作了“很好,开弓没有回头箭,监督执纪要硬起来,硬到底”的批示,对铜川市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去年8月2日至18日,市纪委开展了第二轮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重点围绕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脱贫攻坚职责情况、各级党委政府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情况开展督查,对11个市级脱贫攻坚专项工作办公室、2个专项工作组和5个区县、21个乡镇、28个村进行了督查,督查情况在全市进行了通报。去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启动第三轮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督查重点是市区(县)两级“十办两组”牵头部门履职情况,以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为主线,通过对项目的安排部署、资金拨付、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等环节的督查,推进铜川市扶贫工作进程。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专项督查。市县两级纪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查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靶向发力,精准制导,联合扶贫、组织等部门,深入镇村、农户,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谈话等方式进行督查。突出重点,围绕精准识别、产业发展与移民搬迁、扶贫资金管理等重点工作任务,围绕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基层干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以及在精准识别中表册填写不规范、入户宣传不到位、工作指导不科学、群众工作不耐心等情节较轻、构不成违规违纪行为的问题,深入5个区县、13个市脱贫攻坚专项工作办公室,共督查镇办(单位)91个次、贫困村219个次,发放调查问卷460余份,走访群众68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32场次。

畅通信访举报,发挥社会监督。市纪委始终把发动群众监督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积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广泛收集涉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注重利用网络媒体,在市纪委网站显要位置建立涉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及相关政策咨询专区,在手机公众号开通二维码举报;继续深化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在每一个村设立扶贫领域问题举报箱,收集受理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线索;引导鼓励群众实名举报,实行举报有奖政策,充分动员群众主动监督;建立了与19个部门涉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信访举报联席会议制度,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各区县纪委也相继出台实名举报奖励制度。

从严从快查处,加大曝光力度。加快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速度,制定出台了《铜川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将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作为一类线索,实行“一日交办、一周督办、两周办结”的原则,加快问题线索受理、交办、督查、审核速度。市纪委4个纪检监察室、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5个专项督查组、区县纪委监察局全部参与办案工作,确保办案的效率和质量。严肃查处了在全市贫困家庭子女中招收高速公路收费员工作期间相关人员违反工作纪律案,新区尤家咀村利用虚假项目资料套取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案等典型案件。同时加大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的公开曝光力度,共公开曝光典型案件48批117件,有力地发挥了震慑作用。

新闻推荐

印台区强化远程教育硬件配备

本报讯(通讯员徐宏刚)“55寸的液晶电视完全满足了党员及群众的学习需求,大家学习热情非常高。”西村党支部书记陈绪海高兴地说。近期,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印台区通过利用市部奖补资金和自筹的...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