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永远的怀念

铜川日报 2018-01-10 09:40 大字

我的良师益友、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理事、铜川市作协主席黄卫平同志患胃癌于2017年4月9日下午19点47分与世长辞,终年63岁。我的这位仁兄英年早逝,让人心痛不已。

仁兄走了,但他的许多作品都放在了我的书柜里。如《魔幻巷道》《大顺花魂》《阳光之旅》《东方陶瓷古镇记事》《孟姜女》等等,每每看到这些书就想起了仁兄,,想起了仁兄和我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大约在一九九二年,黄卫平同志在矿务局当宣传部副部长,我在鸭口煤矿当宣传部长,局里安排学习煤矿大省山西的文艺创作,学习先进文学创作经验,就指派黄卫平部长和我一起去山西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参观学习,我俩在一起相处一周有余,老兄对工作那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让我记忆犹新。更为可贵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仁兄不论是面对各种袭来的艰难,还是收获各种荣誉,他都矢志不渝,永远保持着精神的平静。他视奇崛为平常,以淡泊为操守,把名利地位看得很轻很淡,那些荣辱升沉、进退得失,在他眼里无非过往烟云。凡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夸耀自己,却总会说自身什么什么不够;他不轻易贬低别人,反而常常称道某某人如何如何优秀。他性格温和,处事从容不迫,不浮躁,不发火,不随便生气。他是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当然也会激动兴奋,但是他很善于克制;他也有愁苦烦闷,甚至蒙受过极大委屈,但是他很懂得消解。我和他相识相知将近20年,他的忘我,他的克己,他的和气,他的静定,不断地通过大大小小的事感染着我,让我觉得可敬可亲,也是我不断学习创作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话说我从一个圈外人成为圈内人,跟卫平兄是大有关联的。如果不是他的鼓励和鞭策,我没有信心去创作短篇小说和杂文;如果不是他的推荐,我是进入不了市作协并成为省作协会员的。他是我入文学之门的领路人,是我永远的一位老领导和仁兄,以及永远感激的一位挚友。我非常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悲痛的日子里想起这一幕,因为仁兄明亮的心灵总能勾起我最美的记忆。这记忆不仅现在浮现在我眼前,还必将于未来的日子影响着我,直至永远。

2013年,我成为铜川市作协会员后,也首次参加市作协会议,每次聆听老兄的教导,都使我汲取了文学中的精神食粮,也给了我文学创作的力量,让我更爱文学,更爱生活。我之所以能出版两本书,和仁兄的鼓励和指导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没有仁兄的策划推动,这两本书只能是散落的文字,静静的躺在书稿中。当年仁兄在铜川日报当总编时,我也会写些散文发过去,他收到后总能认真阅读并加以修改和指点,使得作品能够发表,这大大地增加了我写出优秀作品的信心和能力。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对于生命应当作这样的理解,你不是你自己,因为你的生存全赖着泥土中所生的谷粒。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而遗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你并不固定,因为你我的容颜像月亮一样随时变化。你即使富有,也和贫穷无异,因为你正像一头不胜重负的驴子,背上驮着金块在旅途上跋涉。”

时光匆匆,岁月蹉跎。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谊一直伴随在我们的美好生活。仁兄勤奋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告诉了我们,他真的是累倒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生追求,把自己的生命都遗忘了的人。仁兄走了,带着他的一切一切出门远行了,愿他路途平安,愿他在天国里自由自在,顺其自然,一路走好。仁兄德学高山仰止,谆谆教诲山高水长,仁兄虽走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兰阿利)

新闻推荐

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马秉寅主持会议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杨婷)1月9日,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秉寅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安锁、张耀民、贺文涛、蔺红伟出席会议,秘书长张建荣出席。副市长刘丽...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