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生态活水”浇开“扶贫之花”
印台区山多林也多,山区也是林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印台区坚持把扶贫工作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坚持走生态立区、生态富民、生态脱贫、生态发展的路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扶贫开发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贫困户”的脱贫增收与保护生态和谐共生之路。
一人护林 全家脱贫
“我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党的政策就是好。”说这话的是印台区红土镇邵沟村55岁的程景贤。他家中有2口人,原本想着自己外出打工,可是身体不争气,平日仅靠耕种11.8亩地为生。2016年11月,程景贤成了一名“护林卫士”,被印台区林业局招录为生态护林员,负责“看林、护林、管林”,年收入增加了6000元,加上种地收入,2016年他已经成功脱贫。
“还得”山青水秀农民富
印台区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工作,按照“县管、乡建、站聘、村用”原则,从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招录了107名生态护林员,工资标准为500元/月。全区生态护林员管理做到了统一印制巡山日志,统一配发红马甲、红帽子和红袖章,统一规范聘用合同和统一微信考核,分别于6月和9月进行了统一业务培训,建立了生态护林员工作“微信群”,互通信息,联防联治,收效良好。同时,通过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对承包经营集体公益林地的贫困户,及时足额兑现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增加补助性收入。今年,生态效益补偿金涉及贫困户318户、1096人,面积6972.55亩,补助资金48807.85元,已于9月份全部发放到位。
没有“绿”,就没有“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承载着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为此,印台区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议题,要求各部门统一思想、联动协调,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林业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全区退耕还林工作稳步发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兑付工作启动以来,该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严格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兑付标准,扎实开展兑付工作。
陈炉镇永兴村书记许平安说:“我们村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涉及16户贫困户,共计82.8亩,2017年7月第一次兑付资金66240元,每亩兑付资金500元,每亩种苗费300元,即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让全村贫困户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增加了经济收入。”该区坚持优先和倾斜原则,对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增加其转移性收入。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涉及贫困户35户,面积134.7亩,共向贫困户兑付资金4.041万元;2016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涉及贫困户42户,面积312.2亩,1500亩的总栽植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共向贫困户兑付资金24.98万元,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加。
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产业是根。贫困户有了产业,就有了自我造血功能,脱贫致富就有了稳固根基。印台区靶向施策,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再辟蹊径,全区新发展苗木面积11225亩,利用智能温室大棚发展花卉3625平方米。其中,贫困户自主栽植54户,面积254.5亩;合作社(公司)流转161户贫困户土地581.9亩,户均土地流转年收入1800余元。通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700余户。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周围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45岁的东王村贫困户阮芳娥就是其中一员。“我在欣之农公司干活离家近,一天能挣60块钱,还能照顾上家里。园区流转了我家2亩多地,每亩每年有500元的流转费。”正在育苗大棚里干活的阮芳娥满脸幸福。在印台区还有1200余名贫困群众像阮芳娥一样,通过苗木花卉产业务工,人均月收入达1600-1800元,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房前屋后的“绿色银行”
井铁军是广阳镇广阳村二组人,因病致贫,家中5口人,在驻村帮扶单位的指导建议下,于2016年10月育了1.6亩花椒苗,在请教他人育苗技术和自己的钻研下,花椒苗长势喜人。今年,印台区林业局在秋季干杂果经济林建设中,按苗木标准收购其花椒苗4.2万株,仅此一项,井铁军家就增加收入6.3万元,实现了增收脱贫致富。
小小一棵苗,带动大发展。该区完成干杂果新栽9100亩,改造5057亩,干杂果管理技术培训1000人次,涉及贫困户1401户,贫困人口4561人。以提高贫困户经营和管护干杂果经济林的管理水平为目的,深入培训和推广“深翻扩盘、科学施肥、嫁接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五项实用技术,不断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共实施技术培训12期,培训贫困人口236人,通过干杂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1300余户。
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行走印台,这里正在悄然变化,绿水青山之中,村村荡漾着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喜悦,一幅符合印台实际、顺应群众意愿、功能布局合理的生态脱贫攻坚蓝图即将绘就成功。(本报记者 曹金 通讯员 冯心灵)
新闻推荐
铜川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员,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华商报记者袁小锋摄“王彦林、陈万秀、王小英、王蓓、王发才、马营军……”说起铜川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铜川市中心血站副站长王义楼一口气...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