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铜川日报 2017-12-07 08:21 大字

政务公开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重要路径,是新时期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从年初两会的“部长通道”,到“国务院”移动APP,再到一大批政务公开“大V”的涌现和《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充分展示了政府工作的创新、透明与开放、自信。

 一、铜川市政务公开工作成效和特点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平台建设,深化公开内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从点到面,由上而下逐步铺开,在2016年全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中排名第3。

一是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印发了铜川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开规定和政务会议开放办法等文件,健全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了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政府信息主动发布机制不断完善,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的放矢、深入推进。

二是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资讯中心、政务公开、公众服务等8大版块、53个一级栏目,搭建了政务“五公开”专栏,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营造了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

三是政务中心更加高效。铜川市已建成1个市中心、4个区县、3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543个村、70个社区便民服务站,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规范了权力运行、维护了公共利益。同时,利用手机移动审批客户端和公众微信平台,实现了网上预审、审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便民超市”,被外界誉为便民服务的“铜川模式”。

四是政策解读更加主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政策解读·图解”栏目,每月推出“一月铜川政策”,建立惠民政策一本清专栏,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29场,播出“在线访谈”“政策解读”64期,制作“政策图解”95期,发布各类公报23份。

五是回应关切更加及时。坚持24小时为群众守望幸福,网民反映的问题做到当天受理分转,3日内办理,5-7日内回复,确保群众关注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全年办复网民留言2570余条,及时回复率达98%以上。

六是政民互动更加灵活。全年开展公民代表进政府活动55期,1030名公民代表走进政府,实现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全覆盖。遴选200名大学生到铜川国家机关见习,80名公众代表列席重要政务会议。同时利用“铜川发布”政务微博、微信有效促进了官民沟通,使政务微博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润滑剂”。“铜川发布”政务微博微信上线4年来,发布信息2.7万余条,拥有粉丝90万余人。

七是铜川特色更加鲜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铜川市新型智慧城市2017年重点建设内容,网上群众工作部整合了“市长专线”“急救中心”等30多个服务热线,与57个市级部门、237个区县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自9月1日运行以来,受理案件1326起,办结率为98.3%。

八是考核督查更加有力。首次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年度追赶超越目标考核范畴,每季度对各区县、各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抽查,对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有效弥补了传统自我评估的缺陷。

二、存在问题

通过努力,铜川市已初步形成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等的政务公开格局。但以“时效度”来衡量,从人民群众的期待来检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些单位重视度不够。少数单位怕暴露问题、怕引发矛盾,不愿或不敢公开。有的把政务公开当作上级任务,“只唯上不唯下”,平时不推进工作,检查时做表面文章。

(二)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一些单位人员保障不到位,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工作疲于应付,信息发布的规范性、时效性、执行力较差。

(三)公开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大多数单位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事后公开多、事前公开少;有的避重就轻,对群众关心的问题,采取“模糊概念”应付了事。

(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还有待细化。中央层面虽有“五公开”要求,但标准不明确,导致基层政府普遍存在公开不到位、不明确、不规范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激发政务公开工作的主体活力。各级政府各部门应主动适应新要求,树立新理念,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一是通过加强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加群众对政务的了解与支持,进而转变观念。二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和完善的制度,确保改革在一个“指挥棒”下顺利有序推进。三是依靠新媒体,发展安全有序的在线民主,把互联网上的“批判文化”“牢骚文化”变成“献策文化”,让“政能量”传达“正能量”。

(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体制机制。一是探索研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加大对印台区创建省级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的督导力度,为全国基层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二是建立完善公开机制,从健全公开目录、核准公开内容、规范发文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有序、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和公务服务。三是建立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适时推行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和季度通报工作,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对政府网站信息建设、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关配套制度建设,避免政务公开工作单兵突进。

(三)营造政务公开工作的和谐环境。一是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作为公开重点,使群众想了解的信息,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能够便捷地获取。二是主动定时定点发布环境保护等方面与群众生活相关的资讯,实现信息的及时性。三是强化舆情收集监测,做好判断处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正确导向。

(四)拓宽政务公开工作的平台领域。一是继续发挥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整合信息资源,将政府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地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平台。二是通过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把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运用主要新闻媒体及时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领社会舆论。三是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扩大政府信息公开传播范围,规范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编发程序和公众问询答复程序,配备专人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

(五)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水平。一是制定政务公开负面清单,明确不公开范围,有序规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实现目录标准化管理。二是研究探索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公众参与的事项种类和方式,搭建政民互动平台,扩大公众参与范围,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三是推进专业人才培训交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务公开的每一次发声、每一项举措,都是在塑造政府在人民群众眼中的“形象”与“标签”。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政务公开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讲方法、使巧劲,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亲民的姿态、畅通的渠道,倾听民声、把握民意、汇聚民智,传递阳光正能量。通过政府工作的透明化,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刘厚安 系铜川市政府秘书长)

新闻推荐

陕煤建司一中重视教育脱贫攻坚

本报讯(通讯员刘辉)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自信自强快乐成长”脱贫攻坚主题帮扶活动开展以来,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高度重视,将活动主题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