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铜川日报 2017-12-07 08:21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杨小平)今年8月份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开展了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将原有内设机构整合为“8部1室”,各县区院将原有内设机构整合为“4部1室”。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面上的司法责任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着眼强化法律监督、促进检察权科学运行的重大制度设计,对推进检察权科学配置,提升检察监督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中省司法体制改革精神,推动司法责任制落实落细,市检察院认真学习领会,把准正确方向。全省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动员会召开后,市检察院迅速组织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深入研究省编办和省院下发的《省以下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方案》,认真领会内设机构改革精神和省院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内设机构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8月8日,召开全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动员会,对全省内设机构改革精神进行了再传达、再学习。市检察院调研组对两级院的机构运行、人员状况、办案力量和队伍思想动态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内部机构设置和办案组织建设,遵循规律、优化职能、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研究制定了《铜川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夯实了改革基础。

市检察院及时请示汇报,凝聚改革力量。内设机构改革中,市检察院始终坚持在省院和市委的领导下进行,凝聚各方力量,争取广泛支持。全省内设机构改革启动后,我们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等多次专题汇报省院内设机构改革相关精神,并就铜川市内设机构改革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汇报,得到了各部门大力支持。市委书记郭大为亲自了解情况、听取汇报、作出批示,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省检察院胡太平检察长到铜川调研时对改革工作做出具体指导,坚定了推进内设机构改革的信心。对于改革中的难题疑点,市检察院及时向省院的请示、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把牢改革精神,精准推进工作。在各方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及时动员部署,精心制定方案,大力推动落实,汇聚了推动改革不断向前的强大力量。

市检察院抓好贯彻落实,确保稳步推进。为切实加强对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内设机构设置,优化检察职能配置,强化法律监督,提高执法公信力,市检察院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党组主动担当,靠前指挥,多次召开党组会讨论修改改革方案,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科学制定推进措施,将中央、省委、市委、省院的要求不折不扣的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同时,加大对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通过书面汇报进展、电话联系沟通、协调指导难题、实地督促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基层院改革进展,督促基层院严格按照省院要求和时间节点全面做好改革工作。

市检察院结合铜川实际,落实改革成效。为使内设机构改革突出铜川特色,市检察院结合实际,科学配置职能、整合检力资源、健全配套工作制度,确保改革落地生效。一是严格考核制度。大力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检察人员每月报送目标任务、工作情况、工作绩效,将考核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取得更大实效。二是规范领导办案。严格落实领导直接办案要求,制定出台了《铜川市检察机关完善司法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些列制度措施,对领导直接办理案件作了明确规定。截至目前,两级院领导作为案件承办人直接办理案件占办案总数的7.4%;部门负责人办案占办案总数的40%,均达到规定比例。三是人员分类定岗。结合新部门工作特点,对在职干警进行分类定岗,对21名员额检察官(含第二批)全部配置到办案一线,对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重新分类定岗,充分调动了各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铜川市漆沮河水质提升及生态补水PPP项目

一、项目规模及内容铜川市漆沮河水质提升及生态补水PPP项目主要包括新耀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一期提标改造,二期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再生水利用系统管网工程、南北市区老旧排水管网...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