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以诗心慰百年
◎杨菁菁
上星期,讲述叶嘉莹生平的电影《掬水月在手》上映。排片很少,很幸运没错过。
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传记片。没有高潮,没有煽情,很多长长的空镜头,节制又冷静。对比起当下唯恐不把握住任何一个煽情节点的剧集、综艺,《掬水月在手》真是淡泊到了极致。中间我一度都替导演有些着急,这个环节刚刚把情绪调动起来,怎么忽然就没有了呢,就换成空镜了呢?
每个熟谙传播规则、懂得把握受众心理的人,在这部电影面前都会感到天然的羞愧。这部电影的气质,就是叶嘉莹的气质。她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对诗词的研究、写作、吟诵,尽可能将更多人接引至诗词之门来。
数年前我买过叶嘉莹的《小词大雅》,还买过她的一本讲课实录。叶老已经近百岁高龄了,一个人如果活得足够长,她的一生就是条历史的河流。我更愿意视她的一生,为一个女性的百年孤独。
叶嘉莹的父亲是北大高材生,七七事变后,父亲离开了家。叶嘉莹17岁那年,母亲染病,去天津动手术时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车上病逝。
那一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并遇到了影响其一生的顾随先生。
1948年3月,叶嘉莹嫁给了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文职人员赵东荪。11月,她随丈夫浮海南渡。
到台湾后不久,赵东荪被怀疑是“匪谍”被捕入狱。在彰化女中教书的叶嘉莹也一度被抓了起来。被释放后,她独自带着孩子,投亲靠友,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她的婚姻并不如意。电影里没有提这一段。但是叶嘉莹曾说过:“我的一生都不是我选择的。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选择。他姐姐是我中学老师,她很喜欢我,我老师选择了我。去台湾也不是我的选择,但是谁让我结了婚呢?”
1969年,叶嘉莹获得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举家移民加拿大。1974年,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叶嘉莹终于申请到了回国探亲的机会。
离乡二十多年。再回故土,叶嘉莹喜悦之情难以描述。只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她的人生磨折并没有完。一场车祸,她的长女与女婿同时罹难。
这个孩子她是怎么生下来的呢,某天夜里,她发现羊水破了。丈夫把她送去海军医院,但是海军医院没有妇产科。送她去后丈夫就走了。她一个人在那里坐到天黑,羊水都流干了。
后来,丈夫的姐姐来了,把她送到了高雄医院。医生给她打了催产素,一直痛到第二天下午,她才生下了她第一个女儿。
丈夫入狱后,她抱着这个孩子去投奔丈夫的姐姐,姐姐家地方小,她带着孩子睡在走廊上,每天很早起床。怕孩子在家吵到别人,白天她就抱着这个孩子呆在树底下。丈夫后来出狱了还是没工作,她一个人讲课,养活全家,照顾孩子。
她五十岁时,两个女儿都结婚了。她以为,接下来的人生都真正属于自己了。
她还对大女儿说,你要不生个孩子吧,我来替你带孩子。
17岁那年母亲去世后,她写过《哭母诗》,半生之后,《哭女诗》更是摧人心肝——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她是怎么度过人生这一劫难的呢?1978年,中国教育开始对外开放,叶嘉莹借此机会,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讲学,次年,她收到了教育部批准她回国教书的信。
她要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40年来,叶嘉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了几百场古典诗词专题讲演,九十岁了还要站着讲课——“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1993年起,叶嘉莹累计捐出了3500多万元,用于中华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媒体就此事去采访她,她很失望。她不想因此事受到关注。
叶嘉莹的学术高峰是对杜甫的研究。在传记片的开头,镜头摇到杜甫的故乡河南巩义,一片雾气茫茫的水面上,小舟上有个女孩,猛回头。
这个女孩暗喻着叶嘉莹。她就是杜甫的女儿。
我年少读诗,喜欢李白。甚至随身带着巴掌大的李诗,无事即背诵。但是,渐渐年长,在历经生命的磨折后,我理解了杜甫的怆然。那是一个诗人饱经王朝的霜雪后,对人间、对苍生最赤诚的挚爱。长长的中国史上,诗人是弱小的,他们从来无力回天。但恰好是诗人如刀刻斧凿般的诗句,为历史留下了人性的注脚,构成了文明的光亮,从此历史不再只有帝王将相,那些诗句穿越千百年,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启蒙读物,代代相传,成为某种无需言语的默契,用文字之美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弱,并不都是弱的。叶嘉莹曾以词人朱彝尊为题,提出“弱德之美”的概念。她说,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而且也在承受苦难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弱”。而在苦难之中,你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
在叶嘉莹的婚姻生活中,她曾遭遇过暴力与冷漠。用今天的女权思维来看,叶嘉莹为什么要忍,她已经功成名就,她为什么不离婚?
她是弱吗?叶嘉莹的人生选择,那是多么艰难。她遭遇了战争的洗礼,时代的变迁,国籍的转换。她年少丧母,中年丧女,婚姻不谐。她有许多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大时代里,无论是多么强大的个体,都不过是微尘一粒。
叶嘉莹的朋友这么评价她,“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她把悲痛和快乐都一样处理,能够感知,但不沉溺其中,做什么都是举重若轻的样子。我们中国古代的君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最好的是,她把所有的苦难,都挡在了身后。她留给世人的,是诗词之美,是家国之心,是桃李天下,是无尽芳菲。
今年,我曾被另两位女性感动过。一是电影《夺冠》的末尾,巩俐饰演的郎平,对2016年即将走上奥运赛场的中国女排姑娘们说的那一段话。郎平说: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
这两天频上热搜的丽江女高的校长张桂梅说:毕业以后不准回女高。背那么重的包袱干什么?不要想着报答,飞出去就飞出去了,不要回头。
高贵是种天赋,是种命运,是面对千岭百壑时的沉默不语,是困苦磨折中的披沙拣金,是将恩惠给予别人,是将光芒撒向世间。就如鲁迅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人生,是真的有标杆的。
新闻推荐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29日宣布,现任浙江男排主教练吴胜接替功勋老帅沈富麟,担任新一届国家男排主教练,备战2024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