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致敬经典 狄更斯:书写时代的良心

江淮晨报 2019-06-23 07:18 大字

部分作品。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中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锐利的目光透视着现代生活,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个镜头小编印象深刻,大侦探波洛手捧狄更斯的小说嘎嘎怪笑:“哈哈,好你个狄更斯!”这一幕让这部彩蛋不断的电影再添一剂兴奋剂。在文学传统强大的英国,狄更斯堪称“国民作家”,他的读者群,绝对大于其他维多利亚作家。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本期致敬经典栏目,让我们来聊聊这个19世纪闻名于世,文学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的老头儿——狄更斯,去读一读他笔下的世情人生。

如果自以为凭着一股热情,不论什么大小事情都能办到,那你还不如趁早打消这种错误的想法。

——《荒凉山庄》

实际生活中,从摆满珍肴美馔的餐桌到临终时的灵床,从吊丧的孝服到节日的盛装,这种变迁的惊人之处也毫不逊色,只不过我们就是其中匆匆来去的演员,而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罢了,这一点是有着天壤之别。——《雾都孤儿》

如果你爱一个人,随意而安,让他/她自由地飞,如果最后他/她还是回到你身边,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双城记》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

——《远大前程》

A

人生经历成为写作养分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815年随家人搬到伦敦——这座城市后来成为了他大部分经典著作的灵感之源。1815-1817年间的幼年狄更斯,还有1829年以后的少年狄更斯都曾生活在伦敦诺福克街(现为克利夫兰街)。诺福克街混杂着住宅和商铺,看似和平常的城市街道没有区别。在此地的生活经历成为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的素材来源。

狄更斯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这些童年及青少年时期丰富的人生的阅历让他在日后的创作中,使得小说更加贴近生活气息与现实。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因此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

十九世纪最受欢迎的英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系列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意在“记录漫游、奇遇、旅行与历险的过程”。从1836年至1837年,这些故事分十九期按月出版,每期的售价为一先令,在最高峰时, 每个月能卖出四十万本。《匹克威克外传》这部喜剧处子作的成功标志着狄更斯开始成为一位流行作家,而在这之前年轻的狄更斯从事着议会报道记者这一职业。

小说情节以匹克威克等人在旅途的见闻和遭遇展开,一些故事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故事的进展又能自然地衔接起来,这正适合以分期连载的形式发表。人物方面有马车夫、穷学生、仆人、流氓、狱吏、房东、牧师、绅士、律师、主笔、政客、法官等,几乎描绘到当时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物。1838年,狄更斯出版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写实小说——《雾都孤儿》。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本部书一共53章,每一章都在讲述他奥利弗不同的经历,让人在故事情节中跟随主人公一同经历这些悲惨的世界。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各具特色,不同的出现方式,不同的人生结局,早已注定,个个跃然于纸上。

B

身贴批判现实主义的标签

在维多利亚时期,家长们常常会把不愿养育的孩子扔到寄宿学校,那里的卫生状况恶劣、学生常遭受非人待遇, 仅在1839年遭受迫害的儿童就达一千人之多。狄更斯通过深入调查约克郡寄宿学校,创作了怪诞巨著《尼古拉斯·尼克贝》。故事主人公尼古拉斯的坎坷人生始于多特男童寄宿学校,这片噩梦般的领地由残忍冷酷的校长瓦克福德·士括尔斯统治。该作品大胆地揭露了臭名昭著的寄宿学校产业,最终推动了这一产业的瓦解。

可以说,狄更斯的作品开拓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改革的道路。通过个性鲜明的角色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狄更斯为维多利亚下层阶级打造了一个深入人心且发人深思的形象,为贫穷注入希望,从绝望中绞出幽默。

之后狄更斯陆续出版了《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等著作,到1859年,47岁的狄更斯出版了《双城记》,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

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导致下层群众中存在极端的愤懑与不满,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这与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现状极为相似,狄更斯通过对两个城市的对比,给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借鉴及警醒,因此为本书取名为《双城记》;《双城记》和他在1854年出版的《艰难时代》是他两部反映劳资关系的长篇小说。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年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为1812年耶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主角孤儿皮普(Pip)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

此小说贯彻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的跌宕起落,表达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

它写于狄更斯生活中出现危机之后。他刚与妻子凯瑟琳分手,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他开始了与年轻的演员爱伦·特南的婚外爱情,这一段感情给他带来的痛苦多于幸福。这一时期,由于对社会黑暗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加上年龄的增长,个人婚姻爱情生活方面的不幸,作者思想中抑郁的一面有所增强,反映在创作中,乐观的基调大大削弱。作为对社会弊端的反映和对人情世态的写照,狄更斯的叙事艺术显示出微妙的变化,狄更斯的创作处于自我疑虑增长的时期。

C

奋力书写时代的良心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另外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跟随着时代潮流。他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慎重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

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他的著作更多反映的是典型英国人的核心精神,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但狄更斯身上还有英国人的另一种精神,是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贴在他身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泛标签下,还有一个专属的印记:“时代的良心。”

狄更斯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在揭露社会虚伪丑恶现实的同时,总会有一群真诚、贫穷但心地善良的人的存在,与虚伪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狄更斯在揭露丑恶的同时对善良存在的肯定。其小说的结尾大多是好的结局,因而这一点也受到许多文学批评家的批判,被称为“狄更斯式的结尾”就是指善有善报的大结局。因为太巧合了,所以其小说的真实性也遭到批评家的怀疑。可是他小说所表达的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批判,以及在乱世相信善良终会战胜丑恶的信念等,给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我想这种积极的意识形态是人们喜欢狄更斯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文学层面来讲,狄更斯的作品风格、题材贴合群众,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也是他受欢迎的另一方面。

同时代和不同时代对于狄更斯的评价非常多:作家茨威格的《三大师传》中曾说:他认为莎士比亚代表了伊丽莎白时代的强音——“英雄的英国的化身”,而狄更斯则是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英国的象征”,狄更斯是他那个世纪里唯一内心意图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完全相符的伟大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与当时英国的欣赏口味是彻底一致的。

木心曾说:“狄更斯小说结尾,失散或久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燃,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似梦,昔在,今在,永在。”我喜欢狄更斯,喜欢他作品在结局中给人希望,让人温暖的感觉。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狄更斯的作品恰好诠释了这两句精华。综合

新闻推荐

奥运会申办规程可能发生重大改变

针对过去几年奥运会申办过程中出现的多个申办城市不断中途退出的问题,下周进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可能会通过新的申办规程,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