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姓信任的知心人 访第六届全省一等功公务员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学礼

天水晚报 2019-08-29 17:51 大字

18年的“羊倌”生涯

8月20日,记者来到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见到王学礼时,他正准备冒雨前往牛场检查,“群众信得过我,有些事必须亲力亲为。”王学礼说,从1989年起,他就一直从事着与畜牧相关的工作,畜牧工作和群众接触多,所以要有耐心,热心去为群众办事,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自己心里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学礼,30余年坚守在畜牧防疫战线,在负责产业扶贫的同时尽心竭力为群众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8月2日,在第六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王学礼荣获一等功公务员。

王学礼是土生土长的张家川县人,先后在县种子公司、县寒羊站、县畜牧兽医局、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在众多的岗位中最为特别的是,他当过18年的“羊倌”。

为改良推广杂交品种,提高农户收益,1995年张家川县畜牧兽医局在龙山镇建立了良种羊繁育场,进行良种羊推广。当时作为负责人的王学礼除了单位的正常工作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羊场,成了一名兼职“羊倌”。

“那时候办良种羊繁育场是赔钱的,因为一只种羊价格在2000元到1万元,但给群众推广出去最多几百元,所以羊场的经营一直举步维艰。”王学礼说,那时羊场效益不好,买草、买饲料的钱大都是他自己垫付或赊账,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他也打过退堂鼓,“当时杂交改良的效果特别好,已经开始推广了,如果半途而废很可惜,再说杂交品种与自然生长的羊相比,每只最少能提高200多元的收益,这是农户能看到的好处,所以我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羊场最多时有1700多只羊,从防疫、饲养到疫病防控几乎都是我亲力亲为,在这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术。”王学礼说,到2013年羊场所在地进行廉租房建设被征地后,他的“羊倌”生涯才结束。

提起王学礼,他的领导、同事对他评价都很高,说他“尽职尽责、业务精湛”。参加工作以来,王学礼几乎年年受到表彰,曾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共天水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中共天水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等。

王学礼(右)当“羊倌”时,在养羊场查看饲料质量。(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裴婷婷

群众眼中的知心人

采访过程中,王学礼的手机不时响起,有的是养殖户打来咨询各种政策、了解市场信息的,有的是请求解决困难的,在群众眼里,他是一名态度和蔼、心系养殖户、技术精湛的畜牧科技推广员,是群众眼中可以信任的知心人。

“我昨天数了数,手机里存的593个电话号码中有400多个是贫困户和养殖户的。”王学礼乐呵呵地说,每当贫困户在养殖上有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联系他,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他特别暖心。“我一年有十几次都是半夜被群众叫走的,有时是牛羊生病,有时是梅花鹿生崽子,基本上一去就忙一夜,这说明群众相信我能做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通过技术获得收益,就会有长效性。比如现在大面积推广的青贮玉米种植,不仅可以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还调整了产业结构。”王学礼说,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为此,他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准了张家川县产业发展问题和短板,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并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投畜模式、胶源驴代养模式等适合全县的产业发展模式。正是在王学礼的推动下,张家川县6802户贫困户购进基础母牛8779头、基础母羊19193只、基础母驴2275头、中蜂7007箱,土鸡1.72万只,能繁母猪50头,全县产业脱贫工作任务超额完成。此外,王学礼还指导县域内养殖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取签订了配股协议,通过产业发展、配股分红,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新闻推荐

天水市统战系统书画作品展开展

本报讯【记者雷佳】8月27日,由中共天水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天水市统战系统书画作品展”在天水市文化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展...

张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张家川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