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存夫 惠民政策让我们富了起来

天水晚报 2019-07-04 16:36 大字

张家川县木河乡高山村村民魏存夫,今年66岁,令他难忘的事情有很多,但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以及发放扶贫款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这两件事。

“我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在一起干活,拿同等的劳动成果,大家劳动积极性不高,一亩小麦也就收成500来斤,到了80年代,我们木河乡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新政策,这给我们农民带来了新希望。当时,我家分到了十多亩地,看到自家也有了地,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回想起包产到户自家分到地时,魏存夫依旧难掩喜悦之情。

魏存夫接着对记者说:“包产到户后的第一年,因土地贫瘠,一亩小麦收不了多少粮食,经过一年的打理,到了第二年,土地肥沃起来后,一亩小麦的产量提高了不少,看到十几亩小麦的收成把粮仓装得满满的,心里特别踏实。”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1988年,国家扶贫款项目实施,鼓励大家搞养殖、搞加工生产等来脱贫致富。

“我记得当时我们村发放扶贫款款额是100万元,村上根据每家每户人口的多少,分别让户主领了牛回去。”魏存夫说,当时他从村上领了3头牛,经过3年的悉心饲养,3头牛先后产下了牛崽,通过养牛,魏存夫家赚了好几万元。

“当时的这几万元可不是小数目,我第一时间向村里还了扶贫款,将剩下的钱再次用来搞养殖,共养了6只牛,16只羊,通过搞养殖,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魏存夫说,他家从此摆脱了贫穷,日子越过越红火。2009年,魏存夫用挣来的钱帮儿子在武汉开了家牛肉面馆,生意一直很好,现如今,饭馆的经营面积扩大到当初的两倍了。

家里富了,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魏存夫老俩口没什么可操心的,就在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看着眼前的幸福生活,魏存夫笑在脸上,乐在心里。

新闻推荐

省公安厅交管局曝光违法较多的“两客一危”运输企业 10家企业被约谈

近日,省公安厅交管局对全省“两客一危”运输企业车辆道路交通违法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对2019年1月1日至5月31日交通违法为...

张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