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存夫 大山深处好人家

天水日报 2019-07-02 12:24 大字

6月27日,在记者去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高山村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车子沿着一座山盘旋而上,爬到半山腰时雨下的更大了,山里出现了浓雾,能见度不足20米的山里,看不到人影和村庄,记者当时心想,在这样的大山深处生活的村民会是怎样的呢?

半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一处排列整齐的新农村前,仔细看去,这一处新农村有些年头了,虽然样式不及近几年新修的新农村时尚美观,但是装修却还不错,家家户户都用白色的瓷砖贴了房屋外墙,院墙也是刷得白亮,大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都让记者沾满泥土的脚无处落地。

还没进门,便闻到阵阵饭香,原来是村民魏存夫家的午饭端上了桌。

听闻有人进门,出来迎门的魏存夫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布衣,比他衣服更干净的是他发自内心的笑容。

得知来意,66岁的魏存夫一开口便说道:“我是最早享受到国家扶贫款的幸运人。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了政策,给我们老百姓发放了扶贫款,鼓励大家养牛羊来发家,当时国家给村上给了100万的扶贫款,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人口少的能领到1-3头牛,我们家当时人口较多,领到了3头牛,一年要生几个小牛仔,3年后,家里卖牛赚了好几万块钱,当时看着那些钱感觉太稀罕了。”

挣到了钱,不能只顾着高兴,魏存夫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钱生钱,于是他用挣到的钱,还清了扶贫款,将剩下的钱用来发展种养殖,养了6只牛,16只羊,通过不断繁殖,家里的牲畜越来越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觉得最欣慰的是用挣来的钱,帮儿子在武汉开了饭馆,那是我最英明的决定。”魏存夫对记者说,儿子之前在自家亲戚的新疆饭馆打过工,一直负责拉面、炒菜的工作,干了几年后,儿子学到了手艺,而且发现开饭馆是致富的好途径,因此就想着自己单干。当时了解到村上有在武汉打拼的村民,他儿子便独自一人去武汉考察了市场,最终将面馆开在了武汉。

魏存夫说,刚开始那几年比较困难,为了能帮儿子渡过难关,他不远千里也奔赴武汉,给儿子当下手,端盘子,打扫卫生,后面生了孙子,儿子的饭馆也步入了正轨,于是他便回家抱起了孙子,过起了晚年生活。

“儿子在外面开饭馆已有10年,当时开饭馆的1万元启动资金是养牛赚来的,10年间,饭店规模变成了原来的两倍,一年收入有十几万元。”说起现在的生活,魏存夫很满意,作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人家,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响应国家的扶贫号召,地里头又种了中药材。

作为以田地为重的农民,魏存夫对于80年代包产到户的事还记忆犹新。我们分到土地的第一年因地薄收成还算一般,一亩地小麦最多收500斤,等到了第二年,土地肥沃起来后,照看有方的一亩地小麦产量增到了1000斤,当时家里种了十几亩地,每年粮食的收成都在万斤以上。

吃粮问题解决了,就考虑到了住房问题,魏存夫用6.5万元住上了最早的新农村,成了大山深处的好人家,也成了最早奔小康的农户之一。

新闻推荐

天水市举行“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

本报讯【记者罗双红】日前,天水市在麦积区党川镇花庙河举行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渔政执法人员按照...

张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张家川,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