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樊 小毛驴养出脱贫大产业

陇东报 2019-01-12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建宗 通讯员 李钊

“驴场的毛驴大多都是从乡亲们那里收购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育肥,再销往外地或者直接供给我的餐厅,一年下来收入50万元不成问题。”环县木钵镇刘家塬村村民李樊对记者说。

今年40岁的李樊曾在宁夏武警总队当过兵,退伍后当过司机,在县城卖过自行车和电动车,还开过餐厅和烧烤店。2015年,李樊决定回家发展。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李樊发现毛驴不仅患病率较低,好养殖,且驴肉肉质鲜嫩,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市场需求大,便决定养殖毛驴。

2016年7月,李樊成立了环县亿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一次投产60余头毛驴。“以前乡亲们用毛驴驮水、推磨、耕地,现在条件好了,养的毛驴基本上都卖钱了。”李樊说。

就在李樊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遇到了难题,从山东引进的10多头黑毛驴由于水土不服,在进场不久后便得了皮肤病。李樊一边通过上网和打电话请教外地专家,一边找当地的兽医寻求“土方子”。忙碌了一个多月后,毛驴的病终于治好了,这也让李樊认识到了自己养殖经验的不足。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李樊前往山东学习了一周,还专门去北京、银川等地参观,学到了如何给驴做B超、如何科学配料等基础防疫技术和养殖方法。外出学习的同时,李樊时刻关注着毛驴的销售渠道。他成功与西峰区一家专业养驴场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还打通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销路,2018年,他以招标形式向天水一家合作社销售活驴200头,收入9万多元。

2017年9月,李樊在县城开了一家餐厅,合作社养殖的毛驴成了餐厅驴肉的来源,实现了驴肉从养殖场到餐桌的一条龙服务。“毛驴数量最多时达到150多头,2017年共销售驴100多头,加上餐饮和成品包装,共收入近70万元。”李樊说。

李樊通过养殖毛驴致了富,他的合作社还吸纳社员110人,并结合“331+”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当地30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年底可以得到入股资金10%的分红。对于种草的群众,李樊则以每亩300元至5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技术学习不能停,规模也想再扩大一点,今年争取达到200头,也希望有更多的乡亲能够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致富。”对于合作社下一步的打算,李樊这样说。

新闻推荐

召开 支持张家川县发展优惠政策落实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童强】12月18日,天水市召开省市支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发展优惠政策和项目落实推进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温...

张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