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亮堂堂,心里美滋滋”

天水日报 2018-04-16 11:58 大字

□本报记者余碧波

4月初,当记者来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马河村时,阳光穿透云层,温暖惬意。

记者随意走进一村民家里,看到主人正在铲院子里的灰。崭新的二层小楼,墙壁刷得雪白,客厅塑料扣板吊顶,铝合金门窗擦得透亮。

“咋也不会想到,我们农民人也能过上这样的光景!”主人马平和爱人马菊香看到有人来访,忙放下手中的铲子高兴地说。

马平告诉记者,他家共有8口人,以前住在对面山上,住的房屋也是上世纪60年代修的土坯房,下大雨时房顶经常漏雨。2008年“5·12”大地震波及到马河村,他家的房屋也成了危房。

“去年,村上实施异地搬迁工程,我家也申请了一套156.57㎡的房子,上下两层共有五室两厅,除过建房补助38230元后,我们自己拿了22万多元。”马平说,他家的新房是2017年11月交工的,因冬天没有装修,等到开春后才开始装修。“只要炕一干,说搬就能搬,看着新房屋亮堂堂的,我们心里也美滋滋的。”

和马平一样高兴的还有马铁军。当记者来到他家时,马铁军正在盘炕。

“亮堂堂的房间、单独的厨房、卫生间……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孩子上学不再走山路了,看病、买东西、打工等都很方便。我们农村人睡惯炕了,不习惯睡床,等炕盘好了,我们就能搬来了。”马铁军同样十分感慨地告诉记者,他申请的也是156.57㎡、五室两厅的房子,房子还有前庭后院,前庭以后可以种花,后院还可以养牛养羊。“老了老了,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比城里人住得都要宽敞。”

马铁军还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也有了幼儿园,出门就能让孩子享受和城里一样的教育。

据了解,为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该村已建成文化广场、幼儿园、惠民超市等配套设施,是一个集休闲、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农村。

“马河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建设建筑面积156.57㎡两层和92㎡一层两种户型、前庭后院的两层新住宅110套,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已完成110户主体工程,现正在建设围墙、大门和硬化院落等附属工程。”马河村党支部书记马耀斌说。

村民幸福的笑容溢满马河村,幸福的日子将在这里起航。

新闻推荐

张家川农家书屋成春耕备耕“参谋部”

□特约记者沈维民时值春耕备耕时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大小小的农家书屋变得热闹了起来,农民群众纷纷走进农家书屋充电,谋划今年春耕打算,查阅备耕相关知识,获取“春耕经”。“我闲了...

张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张家川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