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东梁渠 全国引水上山工程的典范
仲夏时节,位于武山县东南部的东梁山上,涌动着金色的麦浪,连片绿油油的架豆挂满枝头,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满目翠绿,产业兴旺,群众幸福,东梁山如今的面貌,离不开蜿蜒穿行在山间的东梁渠。东梁渠为东梁人民解决了温饱,如今,依托东梁渠,延续东梁渠革命精神,东梁人民继续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改变农业面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有效促进了武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东梁渠风貌
东梁渠建设现场
引水上山创奇迹
曾几何时,“十年九旱”是制约武山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正常年景,全县年降雨量平均不到500毫米,如遇干旱年,雨量更少,且区域和月份分布极不均匀,干旱给武山县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1949年前,在地处东梁山中部的柏家山有70多户人家,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靠讨饭过日子。人畜饮水难,吃水贵如油,群众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山下挑,民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穷北山,富南山,苦焦不过东梁山;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这就是那时东梁山的真实写照。为了使东梁群众早日摆脱干旱威胁,当时的武山县委响应省委和地委“消灭干旱,引水上山”“兴修水利”的号召,动员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于1956年开始在干旱缺水的东梁山上建设东梁渠。武山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裴应东告诉记者,东梁渠从勘测选线开始,在工程上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都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解决的。在没有经验,缺少技术资料参考的情况下,勤劳智慧的武山人民提出“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建设口号,采用草皮裹石头堵流沙,柳条编筐装石头过滤泥土等“土办法”,攻克勘测设计及施工中遇到的滑坡、渗漏、流沙、坍塌等建设难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没有专业设计师、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集中23个木工,横空架设了高23米、宽22米的黑沟大渡槽。整个工程绕山36.6公里,共建设渡槽1座,涵洞21处,渡洪桥18座,退水坡8处,跌水63座,防洪闸1处,蓄水塘75个,水窖90个。从海拔1912米的温泉乡石家磨把聂河之水引上山,经温泉、洛门、甘谷县磐安至海拔1380米的洛门旱坪村。工程建成后,东梁水在高山上蜿蜒飞渡,让沿途1.5万亩山旱地变成水浇地。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灌区群众因地制宜,还创造了“长藤结瓜”“白马分鬃”等山地灌溉经验。东梁渠建设工程自1956年3月动工兴建,1957年6月建成,历时1年3个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最早建成的引水上山工程,被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何基沣称为“全国引水上山的典范”,被树为全国引水上山、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面旗帜。1958年9月,全国第三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武山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东梁渠引水上山是整个西北解决干旱的方向,武山人民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后来闻名全国的河南林县红旗渠水利工程,也是在东梁渠的启发下兴建的。1959年2月,东梁渠获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59年,武山县东梁渠工程总设计师李华被评为全国群英会水利英模,在北京出席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观礼活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
“东梁渠精神”代代相传
在当时技术落后、材料缺乏的艰难条件下,武山东梁渠建设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不畏艰险、敢于创造”的武山“东梁渠精神”。迄今,武山水利职工仍把“东梁渠精神”作为行业精神代代相传。60多年过去了,当年建设者开凿在东梁渠渠首石崖上“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八个楷书依然醒目。“东梁渠精神”作为一种无形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山水利人为之放歌,为之奋斗。
采访当天,沿着田间公路蜿蜒而上,记者来到了柏家山村。只见村上新修的一座水磨门上贴着“修新磨永固千年,水上山丰收万年”的新对联,真切地道出了东梁人民的心声。
“引水上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当地老百姓饮水、灌溉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并且依托水资源,让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柏家山村委会,柏家山村监委会主任陶七虎对记者说。
今年65岁的陶七虎,曾经担任过柏家山村20多年的村支书,他的爷爷当年参与修建了东梁渠。“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修建东梁渠的故事,令我记忆深刻,对当年的建设者很敬佩。”
引水上山后,东梁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山上建起了水力发电站,安装了磨粉机,群众用上了电灯,办起了学校和扫盲班,各村建立了保健站和分销店。
在村里,陶七虎的二叔陶国代,尽管已年近七旬,但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担任着东梁渠的巡检工作。每天天一亮,陶国代便手持铁锹,行走在聂河至柏家山一段的水渠旁,查看水渠是否有渗水、滑坡等问题,确保沿线村庄的正常供水。
“在我们家,已去世的父亲是第一代守渠人。跟随父亲巡检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后来,我接过‘接力棒’,将父亲的工作延续了下来,依旧坚持每天巡检,只想为大家守护好这个工程,守好这来之不易的水资源。”陶国代用最朴实的话语向记者说道。
大庄村紧挨柏家山,是整个东梁渠沿线土地灌溉面积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一个村庄。中午时分,走进村民汪世有家,他正在晾晒中药材。修建东梁渠的壮观场景,当时年幼的他印象不太深刻。但引水上山,水资源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变化,作为受益人的他感受颇多。“有了充足的水,地里除了耕种传统农作物之外,还能种中药材、果树,现如今,农田不仅能满足大家的温饱问题,还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应。”
汪世有向记者侃侃而谈,要说曾经红极一时的农田作物,当属群众大面积种植的洋葱。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地村民借助耕地能实现灌溉的便利条件,家家户户发展起洋葱种植产业。当时,1亩地收入达1万元,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丰收增产的喜悦。当时,周边群众看到这一高效产业后,邻村的村民也纷纷效仿种起了洋葱,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善。“现在,我们大家伙能过上好日子,真是离不开这东梁渠引上山的水。”
惠及子孙富万家
自引水上山后,东梁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相关资料记载,1957年春秋两季,东梁山遭受历年罕见的旱灾,特别是当大秋作物扬花时,接连40多天滴雨未下。东梁渠沿线村队依据已有条件,发动群众积极利用渠水浇灌或挑水点浇。柏家山有史以来第一次试种的8亩大麻,平均亩产达到75公斤。引水上山的第二年,柏家山的一户人家迎娶来了川道村里的两个姑娘,“有女不嫁柏家山”的民谣,成为历史。
现如今,沿着东梁山的山梁蜿蜒而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一垄垄覆膜田地里,柏家山村村民正在查看玉米长势。随着不断创新与摸索,柏家山村形成了“长效产业+短平快产业”同步发展的模式,让土地生金,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柏家山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8000元。
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康育德向记者介绍,柏家山村现有225户989人,耕地面积2171.19亩。全村双垄沟覆膜玉米面积600余亩,在正常年景下,亩产量在1700斤以上,属村上的主导农业。通过10余年的种植与摸索,架豆产业也已形成规模,截至目前,村上共种植架豆200多亩,年收益120余万元。另外,村上同时发展花椒、核桃经济林产业,种植面积共900余亩,已陆续开始挂果。“每年到春耕时节,政府有关部门给农户资助肥料、地膜、支杆,鼓励村民积极种植架豆。”康育德说,今年,为了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村上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选择试种水果玉米、辣椒等作物,力争村里的产业能够实现多样化发展。
沿着东梁渠一路而行,在大庄村村委会旁边,矗立着一座果蔬交易市场,在田野间,目及之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果树园和覆膜耕田。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振文告诉记者,以前,村上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后来有些群众先后尝试着种植大麻、洋葱等农作物。如今,全村2816亩耕地里,架豆种植面积850余亩,苹果种植面积230余亩,花椒种植面积500余亩,多种农作物遍地开花,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每到架豆、苹果迎来丰收季时,村里可热闹了,可谓车水马龙。”陈振文说,到了果蔬交易旺期,前来交易果蔬的不止大庄村的村民,还有周边的农户,场面可谓壮观。
在大庄村,40多岁的程天得是村上的农业种植大户,他家7口人,有24亩耕地,其中有4亩苹果园、8亩花椒、5亩玉米、3亩架豆等农作物,去年年收入8万元左右。“虽然辛苦,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只要人勤快,一年收入挺好的。”在苹果园里,程天得一边忙着农活,一边对记者说。
从2015年起,斜坡村开始发展架豆,现在已形成连片种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秦宏武说,为了让架豆产业发展得更好,每年村上都会专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对群众进行培训指导。
“为了避免集中上市卖不上好价钱,通过我们不断摸索,村民们选择在6月初开始点种架豆,到八九月就开始售卖。”秦宏武说,如此一来,架豆可实现错峰上市,大家伙都能卖上好价钱。
沿着蜿蜒渠道,放眼望去,只见排排柳树迎风摇曳。引水上山后,东梁山在改变干旱面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有了改善。东梁人民在灌溉区内综合开发,逐年在渠旁植树种草,既涵养了水源,又巩固了渠道。
以前,东梁渠为武山人民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发挥了极大作用。今后,武山儿女将进一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东梁渠精神”,改变传统农业面貌,发展支柱产业,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山贡献力量。
据《天水日报》
东梁渠风貌
新闻推荐
本报天水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王飞王童)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武山县支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