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携手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为长眠于阿里的20名甘肃籍英烈寻亲”追踪 两地媒体再次联手 武山籍英烈康佛号亲人找到了

兰州晚报 2020-08-06 01:49 大字

7月30日,本报刊发了为西藏阿里20位甘肃籍英烈寻亲的文章。在20名英烈中,天水籍英烈占到8人。为了尽快找到烈士的家人,本报记者再次联系此前就帮烈士寻亲有过合作的《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希望两家媒体可以再次联手,寻找还未找到的4位天水籍英烈。

随后,《天水日报》刊发了《本报和兰州晚报再次携手合作为四名安葬于西藏阿里的天水英烈寻找亲人》的文章,寻找除本报已经找到之外的4名天水籍英烈。文章刊发后许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提供英烈的线索,8月4日21时许,天水武山籍英烈康佛号三弟康福顺的孙女康红艳和余碧波取得联系。

“我们家在武山县咀头乡吴山村。牺牲的是我大爷,今天下午村里有人看到《天水日报》寻找大爷的新闻后,我回家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我爷爷,爷爷激动地半天没说出话来,一直嘴里念叨着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有人在记挂着他的哥哥,还有人在找他。”康红艳高兴地说。

“那时候我家里很穷,大哥当兵那年19岁,我13岁。大哥以前在家时就很疼爱我,非常照顾我,一天老是把我背着玩,有什么吃的也都省着留给我吃,自己舍不得吃。”康福顺老人告诉记者。

疼爱自己的大哥去当兵了,康福顺曾经还失落了好多天,但没想到,不久就传来了大哥去世的消息。

“我记得上面来人要到我家报告大哥去世的消息,他们当时还拿着大哥的衣物及照片,没想到走到半路就被我们家的亲戚拦住了,他们担心我父母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把东西也都拿走了,大哥去世的消息也一直隐瞒着父母。”康福顺老人说,从那以后,他们家人在父母面前根本不敢提大哥的事,父母也一直在念叨怎么没有大哥的消息。父母活着的时候,国家还一直给父母发抚恤金。

“大哥刚牺牲的那几年,我经常能梦到他,梦见我们一起生活的情景。如今6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还有人能记着他。今天猛然间听到大哥的消息,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还有点不相信……”

“大爷爷是英烈,我们后辈以他为荣,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去大爷爷的安葬地去祭拜他。”康红艳告诉记者,他爷爷老了,虽然现在知道他大哥的安葬地也无法去祭奠,她现在是庆阳陇东学院的一名学生,将来如果有机会去西藏,一定要去祭拜大爷爷。

本报新闻热线0931-4286666,本报记者电话13909321000(微信同号)。

10名还未找到家人的甘肃籍英烈名单

魏建华清水县贾川乡四师十团二营五连副班长

陈生林武威高坝乡四师侦察连副班长

张祥武威金塔乡四师侦察连副班长

李生财酒泉市金塔公社阿支二连班长

张希荣天祝四师十团二营五连战士(英烈网记载甘肃古浪)

马德文甘南四师十团二营五连翻译

王长保武山县龙泉乡阿支四连战士

李林柏庄浪县阿支四连班长

柏天官天水县四师十团三营八连战士

王永禄民勤十团二营部战士

5名正在核实确认的甘肃籍英烈名单

陈富祥清水县上邽乡四师十团二营五连班长

胡永生武威长城乡四师工兵连班长

郭具虎庄浪县阳屲川公社阿支三连战士

柳如声文县临江区柳家山村阿支三连排长

吴发德天祝四师十团三营八连战士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牛小亚王巧玲

新闻推荐

天水 “十三五”配农网工程建设完成现场施工

本报讯5月30日,随着武山县洛门镇西街村、秦州区藉口镇五十铺、甘谷县安远镇沙滩村三个台区配变改造工程完工,天水市“十三...

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