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微信群 架起大喇叭牛山村乡村“群组”治理“治”出新气象

天水晚报 2019-12-10 22: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军祥 裴婷婷】 微信群管理小组、乡村振兴谋划小组、村规民约制定小组、网格化管理小组、治安巡逻领导小组、红白喜事理事小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评选小组、春节文化活动组织小组,近日,在武山县杨河镇牛山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牛甲辰用8个小组向记者描述乡村治理的架构。正是这些群组,治理出牛山村的和谐与兴旺。

改变牛山村村民沟通方式的是村民微信群的建立。

“今天咱们讨论一下利用冬闲修补农路的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牛甲辰在村里的微信群说。“关键是咋修补?阳坡自然组的山间路有段特别窄,开农用车很危险,能不能再拓宽一点……”村民牛新红回复说。

“这个你放心,那段路两边占地的村民都说好了,各让一点,路就宽了。如果大家再么啥意见,过会儿带上工具在村口集合。”牛甲辰说。

修路通知在微信群里发出不到半个小时,190多位村民就洒满了修路的田间地头,仅仅半天时间就修补好了0.5公里的田间路。

“过去,村里组织活动村民不管不问,从建立微信群到现在,全村286户人家除了老人、孩子,村民们基本都被拉入群里。”牛甲辰说,村“两委”还会定期通过微信群向村民发布惠民政策等内容,及时解决群众咨询的问题,微信群成了村级规范管理和群众诉求表达的新渠道。

“乡村治理的大事小情都通过微信群去处理,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村民发言非常踊跃,有意见建议和矛盾都敞开了说。”牛甲辰告诉记者,现在,微信群的影响和管理作用越来越大,乡贤、大学生和致富带头人作为“代言人”,就制定村规民约、发扬传统文化、改变村民陋习等出点子、想实招,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这个群建得好,村务更公开透明,村干部与村民走得更近了,村级管理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将所有矛盾都解决到了基层。”原村主任牛克春感慨地说。

通过微信群看到村里的变化,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纷纷点赞、留言和转发。有村民在群里号召:“振兴乡村还要靠年轻人。”还有村民发言说:“等春节就回来看看,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也听听村里的大喇叭。”

新闻推荐

省第二督查组督查天水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放】11月25日至26日,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寇明尚带领省第二督查组来天水市,就供销合作社综合改...

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