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文旅融合新活力
天水文化创意产业
21世纪以来,中国迎来品质消费的时代,文创的潮流也随之而来。文创产品在文化消费中的比重逐渐递增,成为新一代的消费热点,甚至逐步占据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都逐渐加大对文创业态的占比,争相引入各类文创品牌,通过文创品牌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并且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成实体经济中的一股软实力。
毋庸置疑的是,文创产品的背后,有着厚重的文创氛围和无限的文创空间。近年来,随着天水伏羲文化、百年古建贾家公馆福寿文化等为主题创作的系列文创产品相继上市,天水的历史文化在现代技术的运用下,被多元化解读,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逐渐为天水市文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郭琦
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
古朴建筑里走出的“创客”
走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家公馆,这座既有文化空间,也有文化创客空间的古宅,正在凭借着文创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作为甘肃省首家专业文化创客空间,致力于打造可消费、可体验、可带走的天水历史文化,实现了天水文化旅游的全民参与性、商品市场性、休闲体验性。其自2016年6月开园运营以来,吸引了泥塑艺术、茶道文化、扎染设计、数字书法、路演展播、3D智能科技等四十六家创客及企业入驻。
近日,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系列产品之一的“六六伏羲养生杯”在微信朋友圈里频频转发,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董事长刘晓武甚至亲自当起了产品宣传大使。“以前天水旅游纪念品,就是雕漆、小沙弥、夜光杯等,但现在我们通过挖掘天水文化做出的‘六六快客杯’,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经营,每月的销售量都在三十万左右,这就是文创所作的贡献。现在我们已经把‘六六快客杯’中的‘伏羲养生杯’打造成天水市旅游文化又一个新的名片,其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还获得了国家大奖。”据刘晓武介绍,近四年来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设计创意以天水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文创产品目前有四个大类,一千多种,三十六项专利,三项知识产权,并且部分文创产品还在2018年甘肃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银奖、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铜奖。
除了与当地诸如飞天雕漆、天水丝毯厂、汉唐陶艺等一些文化企业合作外,其还与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利用创客的力量和高校合作,挖掘天水的文化基因。而现在已被大众熟知的“六六快客杯”,就是与兰州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再通过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D打印,最后由景德镇的一家公司进行批量生产的文创产品。为什么选择工业化制作?对此刘晓武讲道:“因为国家主张文化的数字化、创业产业化一定要和工业对接,只有和工业对接起来,才能形成产业化。文创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其价值,也就是俗称的变现,如果说文创公司打造的是一种艺术空间,那我们就是以产品为主,相较而言商业化程度更高。因此我们和企业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他们和艺术机构联系更紧密一些,而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就业。”
文创并不是直接将一些现成的东西拿来展示,而是将挖掘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再把创意变成设计,然后将设计变成产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创产业链条;而这种链条里,又包括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几大类。说起未来的规划,刘晓武说:“我们一直在寻找与博物馆合作的机会,也很期待和博物馆合作。因为博物馆里有好多文物,都可以作为文创产品的一种文化元素和基因。”
“柒礼”文创园
打造有辨识度的文创产品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天水市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创作源泉,于2015年9月登记成立的天水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也因此应运而生。“天水有很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无论文物还是历史名胜,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很难一眼看懂,而文创产品则是搭建大众与历史文化沟通的桥梁。”天水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浩瑜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经过天水市文投公司的广泛调研、大胆创新,2017年6月以伏羲文化为主题创新研发的系列产品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次月,天水高铁南站开通的同时,伏羲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进入了天水南站文创展厅。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天水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并推出了与其相应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了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造具有浓郁天水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品牌,2018年1月,按照市委宣传部与市文旅局的工作安排,天水市组建成立了天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王浩瑜说:“有了政策支持,就能更好地整合本地优势资源。传统的旅游纪念品在当代消费环境下已日渐式微,文创产品可以说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解读,其不但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能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及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5月26日,在七里墩天河广场B座,天水市举行了首届文创艺术节暨“柒礼”双创园开园仪式,“柒礼”文创园作为天水市的又一家文创园自此落地。12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正在改造中的天河广场,站在其南侧停车场,抬眼便能看到“柒礼”文创园的牌子。天水“柒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卉刚刚从天水南站文创展厅回来,和室外冬季萧瑟情景截然不同的是,她办公室的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做工精美的文创产品。“这些瓷器快客杯是我从全国各地淘来的,那边则是我们要在元旦之后推出的,专为麦积山景区打造的文创产品。”据王卉介绍,“柒礼”文创园前身是市文投公司的文创中心,现在他们以当代艺术馆和精品书店为依托,进行文化创意的孵化工作。“我们这次以麦积山为主题打造的近百款文创产品,现在正处于最后的调试阶段,在各方面确定以后将进行批量生产。”在介绍时记者看到,即便是从麦积山壁画里提取元素创作的同一款钥匙扣,也被打造出好几个配色版本,就算是已经基本定模的书签,还在图案的色彩过渡上做着深浅调整。
“未来我们打算将附近打造成文化街区,将本地文化都串联起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感受天水文化。”说到文化街区,王卉不禁赞叹起北京、上海、南京一带的文化街区。“比如南京,也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之一,那里的传统美食文化街和其他很多地方不同,虽然都是截然不同的店铺,但不会有特别喧闹的音乐,也没有人声鼎沸的大声叫
卖,给人安静而精致的感觉。”王卉说,无论怎样的文化创意,除了凸显本地特色外,还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辨识度,这一点对于文创产品来说至关重要。
武山“非遗”展厅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一直以来,天水市就有不少手艺人和被列入“非遗”的传统手工艺,这些富含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无不凝聚着本地传统文化和智慧。天水的“非遗”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无不记录着当地传统文化的演变。
近年来,天水市实施的天水飞天雕漆、天水黄河雕漆、天水新天丝毯等文化企业“非遗”传承和技改项目,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及麻编织品生产线扩建项目都被列入2018年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四十个重点项目名单;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天水黄河雕漆工艺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文旅企业被省政府授予2017年度“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天水雕漆技艺两个项目进入国家振兴传统工艺重点扶持项目库。以这些文化企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引领着天水市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新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由此可见,文旅产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非遗”项目,近年来天水市两区五县的博物馆,也用各种形式将“非遗”再次带入大众视野。为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资源,2017年6月武山县博物馆举办了“文化武山·创意未来”专题展览,共展出二十五大类一千余件(套)展品,主要包括武山“三编”、“三雕”、鸳鸯玉制品、刺绣、泥塑、旋鼓、麦秆画、树皮画、纸浆画、石头画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开展一年来参观人数累计达13.5万人次,产品交易额突破100万元。“此次展览得到了省旅发委,市文旅局,武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武山县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人才培训开发项目也被县委组织部申报为2017年武山‘重点县域经济人才项目’。”武山县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阳说,这得益于博物馆将“非遗”展厅保留至今,展厅主要将“非遗”传承人和一些本地手艺人的创新作品集中进行了展示,借助博物馆广泛的交流活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借着展览的机会,武山县博物馆还举办了五期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人才培训班,共计四百余人次。武山县旅游委还建成了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人才培训中心和山丹鸳鸯玉雕、山丹刺绣、四门麦秆画等三个人才实训基地,并与县人社局联合建成五个扶贫车间。武山县博物馆馆长裴应东说,虽然他感觉在创新上这些产品还尚有欠缺,但引起的群众关注度和响应度却不小。“可以说‘文化武山·创意未来’文创产品展,促进了武山县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扩大了全县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助推了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带动了武山文创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了文创产业科学化水平。”
新闻推荐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上午,武山县人民医院联合武山县中医医院、城关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