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调研武山甘谷重点项目建设时强调 强化项目支撑引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天水日报 2019-10-25 17:41 大字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晓馨】“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10月24日,市委书记王锐带领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武山县、甘谷县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紧盯时间节点、紧盯突出问题、紧盯主要指标,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厚植经济增长新优势,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

市政协副主席、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市委秘书长何吉洲一同调研。

当天的武山县和甘谷县飘起了雪花,寒意渐浓。王锐来到武山县5万吨冷库及1.2万吨果蔬商品化处理生产线项目,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察看气调库运行。他指出,武山县5万吨冷库项目是创新果蔬产销方式,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延长果蔬产业链条,助农增收的强农惠农工程。要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合理布局采购、运输、仓储、管理和流通加工等区域,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在了解了甘肃小榆树食品有限公司水果玉米加工项目、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情况后,王锐强调,武山县要立足蔬菜产业优势,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充分吸纳农户就业,提高蔬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能力,实现产品转化增值,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县域经济水平。

脊兽是甘谷的传统民间手工工艺,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兴镇永安村及周边5村,产品远销陕、甘、宁、青、新等省区,2006年被省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听取了甘谷县土桥子脊兽产业园项目情况介绍后,王锐指出,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发展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脊兽产业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加快脊兽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努力把甘谷县土桥子脊兽产业园打造成一个集脊兽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培训、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推动甘谷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王锐还调研了武山县污水处理厂异地迁建、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响河沟调蓄水池、县一中和县人民医院迁建、西关热源厂、S208线洛门镇至水帘洞景区旅游公路、310国道升级改造工程(武山段),甘谷县磐安污水处理厂、康庄路沙沟立交桥、新城南路地下商城、新安大道、县人民医院迁建,天水国际陆港、秦州—三阳川隧道等项目,了解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王锐强调,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分析研究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项目建设。要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作业,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和效益工程。要抓住当前各项工作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对照目标找差距,聚焦难题抓攻坚,全力以赴冲刺第四季度,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要高标准谋划明年工作,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谋实谋准明年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和重点工作,尽早完成明年重点项目前期手续跑办,牢牢把握各项工作主动权。

新闻推荐

甘肃经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原标题:甘肃经贸“朋友圈”越来越大近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又迎来一列中俄木材班列,这是今年发运到武威陆港的第八列中俄木...

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