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莲花寺

定西日报 2019-03-18 08:48 大字

□邓书俊

阳春三月,携三五好友一起去踏青,不想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牛毛细雨,我们决定雨中登莲花寺。

莲花寺位于武山县四门镇西南的三台山上,因依山修建几个阶梯式土堡而得名。南河和西河一路唱着歌儿,从它两侧穿流而过,交汇于石沟门下。山上层峦叠嶂,草木葳蕤,野花竞艳,风景十分美丽。庞德故里、云雾山、华严庵、光明寺等,环绕周边,构建了四门古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建三台山玄帝庙记》碑文记载:“宁远县属地豲川四门寨,唐为豲州,宋为豲道县,金元为今寨,距县城四十里,东观夜月,南望积雪,北俯浪花,西睹普乐,皆寨胜概二况也,山号三台层峦耸翠,连珠巍峨,左抚砚峡,右带马坞,二水夹地荡漾潺湲,峭壁插天,直穿云外,斯亦大奇观哉!”

从家门口出发,向南进入古镇四门。听去过的人说,去莲花寺的路很陡。于是,我们便步行上山。也许是下雨的原因,路上行人稀少。远处,树和山都像披上了轻纱。

莲花寺历史悠久,初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莲花寺多灾多难,它经历过天灾人祸的毁坏,遭受过兵燹战火的摧残,又被后人反复重建。据第一台保存的月牙碑记载:莲花寺初名叫豲道莲花寺,唐末宋初之时,建于豲城东门外莲花沟莲花池南侧的山头,即今天的周家沟门口的寺坪上,后因灾毁坏,在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建时选择了三台山。时有安姓南荣、王牟发亲率众捐货财,筑土墉。集植承建玄天上帝行宫。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重建玄帝庙。

拾阶上山,蜿蜒曲折的小路两侧,葱茏的树木被雨水洗刷得一尘不染。透过树木望去,油菜花开得正好,在雨水的滋润下,越发显得璀璨耀眼。我们慢慢走着,不觉就到了莲花寺。

莲花寺是上、中、下三寺建筑群的总称。这里地势宽阔平坦,院里没有佛殿,只有几间出家人住的土坯青瓦房。门前花坛里的各种花木,生机盎然,招人喜爱。那块残缺不全的“月牙碑”就直立在花草树木中,像一位饱经沧桑、德高望重的长者,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沧桑的岁月和莲花寺的前世今生。

听当地老人讲,以前这里是一个土堡。土堡,是战乱年间人们为了躲避灾难而修建的,其实最初的三台山就是当地民众躲避战乱的场所。清同治年间,匪患猖獗,三台山土堡被其所占,修建了马王庙。清光绪三年(1906年),马王庙改建成了“三台山蒙养学堂”,为四门镇第一所私立学校,直至1971年学校搬迁,才结束了长达65年的办学历史。

穿过幽深的甬道,就到了三台山的中寺,中寺比下寺略小。过去,这里基本上没什么建筑物,只有那茂密的树丛中残留的堡墙,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史料记载:顺治十一年,即公元1654年,天水发生八级地震,“地震年余不止,损毁民房窑洞不计其数,城墙官坻倾倒,城崩楼毁,平地夷为谷,丘陵易位。”当地群众说,那次地震把三台山的整个殿宇毁于一旦。据三台山修大殿时挖出的石碑记载:顺治甲午年六月初八日,地震将灵宫殿像址基震斜,于康熙十二年七月十五日立起灵宫殿。到了乾隆乙酉年,又是地震,宫殿的殿条复倾,后人复立菩萨大殿三间,大佛殿三座,三清殿一间。

面前的观音殿,为两层重檐悬顶砖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宏伟。殿里供奉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美的还有她那广阔的胸怀和感人的慈悲。

过观音殿,步行几大台阶,就到了上寺。上寺是三寺之中最大的院落,院内建有大佛殿一座,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莲花寺民国十九年因战乱被毁。2001年,本地出家人释妙文牵头,四处化募,历尽艰辛,经过九年艰苦建设,建成大殿一座三间,梁柱盘龙附凤,门窗雕刻精湛。整座大殿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又迎来佛像三十多尊。

每逢春节期间,莲花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远远近近的人们来这里扭秧歌、耍社火、表演武术,进行传统文化活动。整个寺内灯火通明,熙熙攘攘,人们烧上一炷香,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站在莲花寺最高处俯瞰,整个四门镇尽收眼底,山环水绕,交通四通八达,楼群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一切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新闻推荐

无证驾驶被查揪出吸毒事实

本报武山讯【记者王莹】春节长假期间,武山县公安局查获一名无证驾驶并吸毒的“瘾君子”,依法送其进行强戒。近日,武山县...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