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地里春来早
□天水晚报记者王莹
人勤春来早,古村忙春耕。大年初三,年味正浓,而武山县山丹镇周庄村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上不时有村民开着载有农具的电三轮前往蔬菜大棚地里,记者不禁询问:“大过年的您还不歇着啊?”“这年要过好,地里的活也不能耽误呀!”村民乐呵呵地说。
记者前往村民韩吉生家,却见他家大门“铁将军”把门,一打电话,原来老两口正在大棚地里忙着栽菜苗呢。记者前往村边大片的蔬菜大棚区,看到这里作为全县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光,虽然外面寒气逼人、万物萧杀,但大棚里面热浪袭人、绿意盎然,那绿油油的韭菜、白里透红的水萝卜、红彤彤的西红柿、嫩绿色的笋子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菜农们忙碌的场面比其他村里人忙着走亲戚的场面还要热火得多。
记者弯腰进入大棚,不到两分钟便汗流浃背,只得脱掉大棉衣,连连感叹:“真是一分钟体验南极和赤道的区别,冰火两重天啊!”韩吉生一边忙着栽种菜瓜幼苗,一边告诉记者:“咱们种菜几十年,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而要种好菜、收成好,就得勤快赶早,要在过年前提前育好苗,春节期间及时栽上小苗子,到后头才能赶上好价钱。而且大棚里温度高,我们四五点就起床进棚,割韭菜的割韭菜、栽苗子的栽苗子,要赶在上午11点之前忙完活,否则棚里热得人没法干活。”记者得知,年约六旬的韩吉生老两口竟然务了韭菜、菜瓜、西瓜、菜花等6个蔬菜大棚,忙得简直就像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一样,每天忙着割完这个棚里的韭菜,又赶着去那个棚里栽苗、浇水,忙到上午10点多棚里热得呆不住了,才返回家里收拾做饭、逗弄孙子、走走亲戚、招待客人,享受过年欢聚的美好时光。
在蔬菜园区另一边,村民周俊虎和老父亲一家正在往大棚地里运送农家肥,原来他家有大小9个蔬菜棚,如今正在给即将栽苗的西瓜地里施肥。“我家的大棚有韭菜棚、笋子棚、菜瓜棚、西瓜棚,过年这几天咱们就在家里待了一天半,然后继续开始忙今年的农活。因为这棚里温度高、湿度大,蔬菜长得快,一天不管好,可就白辛苦人、没收入了。我家这么多棚菜,必须要勤快、跑忙些才能操务好,一刻也不能闲下来啊!”
记者问这9个棚一年收入怎么样时,他乐呵呵地说,这些光是冬季的蔬菜棚,还有夏秋时节务的菜花、豆角、包菜几个菜棚呢,总之一年忙下来,种菜收入大概八九万元没啥问题。记者不禁为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劳致富的做法点赞,父子俩则谦虚地说:“哎,我们这不算啥!咱们武山县是国家级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咱们周庄则是全县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村里人都是靠勤劳种菜致富呢!像我家一年这收入在村子里才是中等水平,还有收入十几万、二三十万元的人多着呢!”
在周荣平、王友娃等菜农家热气腾腾的大棚地里,记者仍然感受到了他们勤劳朴实、致富奔小康的十足干劲。他们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村里每天都有许多外地来的大车等着拉菜,村民种的蔬菜一出棚就能变成现钱,大家足不出村就能发家致富,我们要过好日子,还有啥理由不好好努力、加油干呢!
人勤春来早。幸福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淳朴的菜农们在欢度新春佳节之时,时刻不忘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全年的生产开一个好局,也为美好明天的幸福生活播下希望、勤奋打拼。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海琴实习生景育军2月8日,农历正月初四一大早,天水市武山县460县道上车辆稀疏,倒是两位身穿着金黄色马夹,手...
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