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玺:剪纸上的童年 □

天水日报 2019-01-18 10:37 大字

车刚驶过磐安镇,三九天的雪,突然就飘了下来,雪被来往的车辆带起,周围顿时风涌雾罩,仿佛仙路飘飘一般。

记者来到武山县委党校,院子里已是白雪皑皑。走进位于二楼的一间办公室,一幅照片摆台大小的红色马克思像剪纸立于窗台上,十分醒目。年近半百的杜国玺热情地将记者迎入屋内,在递过来的两本厚厚的文件夹里,一本是杜国玺近两年在武山县小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教案,一本则是各类剪纸作品的集子。

这本教案,图文并茂,有详细的注释,从最基本的三角形到演示的简单传统图案,示例的剪纸图案还专门用塑料纸包裹着,小心翼翼地折叠在教案夹页里。而那本剪纸作品的集子里,既有传统纹样的窗花,还有诸如猫、猫头鹰等一些动物,以及一些英雄伟人像,有趣的是剪纸作品均是对称摆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线条流畅、圆润、宽阔的剪纸作品出自一双男人的手。杜国玺对剪纸的喜爱,还要从初中时说起,在山丹镇干树村,快过年的冬日里,婆婆坐在炕上剪着窗花,杜国玺看着心生喜爱,便也照着婆婆的样子学起了剪纸。“初中上学那会,学校里兴办板报,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做剪纸的。”即使后来上了马跑泉附近的现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杜国玺也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书画展。从此,剪纸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报纸上就有不少剪纸,我将它们一一剪下做成了粘贴本,现在报纸上剪纸少了,我便从网上搜寻一些图案来剪。”

据杜国玺讲,过去农村逢年或是有喜事,村子里的女人们便会拿出保存着的剪纸模子,照着模子剪一些窗花,有喜鹊、鲤鱼、寿桃等,囍字则多是以龙凤、鸳鸯图案为主。“越小的图案其实越难剪,而且过去没有订书针、大头针这些很不方便,图案复杂一点的,就要剪一些三角形的小纸片,搓成纸钉将模子固定在纸上来剪。”

平日里,一个小图案,杜国玺都是用6张宣纸钉在一起剪,太薄太厚都不好剪,6张宣纸刚好可以让剪刀平稳地在纸间穿梭。这样,一次一种图案就能出好几份,省时又省力,因此摊开他那本作品集,都是两幅对称的剪纸摆放在一起。

在杜国玺办公桌的工具盒里就放着一把专门用来剪纸的小剪刀,交谈中他随手拿起一张宣纸向记者演示,折叠好的红色宣纸在他手里转来转去,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美术课本上那些剪纸的教程,不出半刻,一个古代服装肩部祥云图案的剪纸,便在杜国玺的手中诞生了。

剪纸是个需要耐心的活,杜国玺喜欢用剪刀直接剪,且从不用刀刻,往往是一气呵成,剪一幅A4纸大小的,一小时左右便可完成。他说,剪纸讲究的是稳准巧,自己喜欢美术的儿子也只学过一段时间就放弃了。“以前用的红纸,装裱的时候容易掉色,我现在用的是龙凤图案的宣纸,装裱的时候就很少掉色。”

2018年的元旦,杜国玺的剪纸作品还曾在南宅子办过一次展览,展览作品有诸如毛泽东、马克思等一些伟人,也有花鸟和传统的十二生肖。其中最大的一幅作品是附有毛泽东《七律·长征》诗词的毛泽东肖像,大约有一张单人床大小。“这是我剪纸以来,最大的一幅,当时我是将网上下载的图案放大复印了,固定在宣纸上,放在铺着报纸的地上一点一点剪的,那些圆形的部分都是我找铁匠专门打制了一个铁锥一点一点敲出来的,这是整幅作品最费工夫的部分。”在杜国玺的眼中,农村的剪纸已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成为了遥远的记忆,那些红彤彤巴掌大小的窗花、社火上的纸灯纹饰都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农村,曾经的窗花变成了装饰画,被人们装裱起来装点着家中的角落。“现在无论是过节,还是婚丧嫁娶,大家都是买现成的机器加工成品来用,没有人剪啦。”

对杜国玺来说,剪纸就是他的爱好,从未想过拿去售卖,有人讨便送。现在经常去小学里教授剪纸的他,最开心的便是每次都有更多的孩子来学剪纸,并且有一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像当年的他一样,喜欢上了剪纸。

新闻推荐

帮扶到咱百姓的心窝窝上 武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健康扶贫侧记

汪岚邓旭霞“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急诊一...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