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老危旧” 改出高颜值 武山:推进三拆三清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天水晚报 2018-10-18 11:49 大字

本报武山讯【记者耀文】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理干净,一个个破旧墙体、塌房烂院被推倒,一条条臭水沟被填平……日前,走在武山县的一些偏远乡村,随处可见清理杂物、拆除破旧房屋的忙碌场景,各村“三拆三清”整治扎实有序进行。

今年以来,武山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三拆三清”行动,有序拆除农村无人居住的塌房烂院、破旧房屋、危旧墙体,大力整治农村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泼乱倒、乱涂乱画等“八乱”现象,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河道沟渠、村庄内外的积存垃圾,努力建设环境美颜值高的美丽乡村。

在推进“三拆三清”整治工作中,武山县严格按照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要求,坚持“边清边治理、边拆边建设”的工作思路,立足农村现有的特点,在尽力保持村庄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参与性,按照“废旧利用、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设计修建花园、步道、文化墙、休闲广场等特色小景观,力争通过小改小造、“穿衣戴帽”工程,花最少的钱,建设高颜值的美丽村庄。

“过去村里到处是乱堆乱放的秸秆柴草,街道上散养的牲畜随意乱窜,而现在一条条平整的街道,街道上鸡猪乱窜的现象没有了,街上的垃圾谁看见了都会随手捡起来,一些农具、工具等全放在仓库里了,屋里屋外也显得齐整,生活环境美了,心情也舒畅了。”杨河镇刘强村的冯福得老人说。

在美丽乡村建成之后,如何维护好、管理好美丽乡村,避免“建过就坏”情况出现以及脏、乱、差等现象反弹,武山县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和具体管护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意识,使“美丽乡村共建共管共享”观念深入人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

新闻推荐

绿色市场社区举行专题活动

◥9月18日,武山县高楼镇叶兵村的村民正在领地膜。作为叶兵村脱贫攻坚帮扶单位,武山县农业局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先后为群众...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