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致富半边天 ——记武山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

甘肃日报 2018-08-23 04:48 大字

本报记者文洁顾丽娟

夏日的武山,绿意盎然,瓜果飘香,走进武山县大南河流域蔬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菜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看着眼前的景象,回想起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走过的40年风雨历程,年过六旬的洛门镇东街村村民王元生感慨万千。

20世纪70年代末,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土地承包到户,农民有了耕种自主权。武山县洛门镇农民在自家的承包地里首次用塑料棚试验种植韭菜,点燃了武山蔬菜产业的星星之火,之后又摸索出“塑料大棚多层覆盖技术”。此后,塑料大棚被广泛用于蔬菜种植,武山蔬菜逐渐声名鹊起,远销大江南北,武山县蔬菜产业得以迅猛发展。

“温室大棚”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武山县种植蔬菜,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但真正走向发展,是在温室大棚广泛应用以后。

1979年,武山县科委(协)组织农村科技科普工作调研时,在洛门镇东街村发现了当地农民在自家后院搭建的简易蔬菜大棚,种植的韭菜产量远超其他农户,且早于韭菜正常上市2个月。这个大棚的主人就是后来在武山蔬菜产业发展史上的风云人物之一王义仁,也是王元生的父亲。

“1978年左右,王义仁在自家后院种了几分地的韭菜,他试着做了一个简易塑料棚,没想到产量有所提高,还能比露天种植的韭菜更早上市。”目睹了当年塑料大棚试验的洛门镇东街村村支书宋林娃回忆说。

让王义仁没想到的是,他学习秦州区西十里铺阳畦种菜经验后,不经意间建成的这个简易塑料棚,成为武山县第一座塑料大棚,并开创了武山县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先河。

消息很快传到县里。经县科委(协)研究后,决定以此为榜样,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通过多次在洛门镇东街村塑料大棚种韭菜示范,现身说法,当地一些热爱学习的农民开始纷纷效仿,塑料大棚这一新鲜事物很快被广大种植户接受,洛门蔬菜发展的脚步也加快不少。

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东街村、文家寺塑料大棚韭菜达到50亩,1981年达到63亩。这在当时,已是很大的进步。

“最早的时候,没有塑料,只能用装化肥的塑料布一块块粘在一起,而且有些塑料还有毒,不能使用,最后在天水找到了一家生产塑料的厂家,塑料大棚才开始得以真正使用。”王元生回忆。1982年冬天,王义仁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协助下,试验成功了三层塑料大棚种植韭菜的新技术,使得韭菜能够按市场需求上市,真正意义上的反季节种植韭菜技术日臻成熟。之后,武山县科协组织整理技术资料,举办三层塑料棚种植韭菜技术函授班教授种植技术,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先后赴县内相关乡镇及清水、临洮、庆阳等地帮助建棚、种植及全程技术指导,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993年,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温室大棚被广泛应用到设施蔬菜种植中。

如今,王义仁已故去多年,儿子王元生也从种植蔬菜转型到蔬菜营运和盆景培育。温室大棚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简易竹竿结构到后来的竹板结构再到今天的钢架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鲜蔬菜种植再也没有季节的限制,但温室大棚技术在武山设施蔬菜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蔬菜种植带动一方经济

下午两点多,武山县洛门镇青露果蔬批发市场里人来人往,前来运送蔬菜的运输车络绎不绝,一箱箱豆角、韭薹分装完成,等待装车,销往国内一些沿海城市。“这个蔬菜批发市场集蔬菜收购批发、深加工、冷链技术为一体,今天一共装车了150吨,明天这些新鲜蔬菜就能送达目的地。”武山县蔬菜局副局长宋继宏说。

洛门镇地处武山县东部,域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种植的蔬菜品质优良。近几年,洛门镇在大南河流域内建成了以河谷川区文家寺、郭庄等村为核心示范基地的蒜苗、莴笋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以西梁山区贫困片带为核心的“菜—粮—油”两年三熟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000多亩,平均亩产值8000元,实现山川并进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蔬菜已成为当地农民稳定的增收产业,洛门镇也成为西北地区蔬菜重要集散地之一。

“刚从地里栽完蒜苗,前几天下雨没法栽,再不栽就迟了。”在洛门镇郭家庄村,记者见到了刚从地里栽种蒜苗回来的村书记王金瑞,他介绍说,郭家庄村从1985年开始种韭菜和菜瓜,一开始就是使用塑料大棚,产量还不错,但结构非常单一,收入也不是特别好。2000年以后,经过多方试验引入套种模式,实现了春季莴笋秋季蒜的种植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村现共有川水地2400多亩,其中1800多亩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0%左右,现在莴笋、蒜苗已经成为了郭家庄村的主导产业,而且不用考虑销售的问题,村里有专门的蔬菜经纪人,田间地头就能卖完,不存在滞销的情况。“现在莴笋和蒜苗一年两茬,一年净收入最少都有两三万元,村民家里都盖起了小二楼。”王金瑞笑呵呵地说。

蔬菜产业带来的变化,洛门镇文家寺村村民马文新也深有体会。“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家在田间道路、蔬菜大棚改造上的投入,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种菜积极性,以前是怕菜卖不出去,现在是怕种不好,我们村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少了,因为在家门口种菜的效益比打工还好。”

全方位打造立体蔬菜产业链

武山蔬菜产业发展历程中,实现三次大的飞跃:一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地膜覆盖应用于韭菜生产,比露地栽培提早一月上市,产量提高20%以上;二是从1978年开始引进了塑料大棚生产,使韭菜上市进一步提前,效益明显提高;三是从1985年以后,多层覆盖的应用,实现了蔬菜的周年生产供应。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把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县域首位产业来培育,先后建成了15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行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网上使用追溯码搜索和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开展追溯的全新模式。

“现在我们的尾菜叶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村民直接在田间把尾菜掩埋发酵,最后变成肥料回到田里,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成本。”王金瑞说。

武山县蔬菜局副局长宋继宏介绍,近些年,武山县设施蔬菜通过因地制宜推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全方位打造集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区、示范种植区为一体的蔬菜生产销售加工基地,形成了“一园一市场两区”的产业布局。并在大南河、山丹河、榜沙河、漳河四河流域示范片,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特色蔬菜种植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总产值超过22.5亿元,蔬菜收入占到农民可支配收入的48%,成功举办5届蔬菜博览会,蔬菜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并且出口韩国、日本、欧盟等地,蔬菜产业撑起了武山富民产业的半边天。

新闻推荐

武山县博物馆为馆藏珍贵文物量身制作囊匣

本报讯【记者郭琦】8月9日,天水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带领两名甘肃省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为武山县博物馆6件国家一级文物量...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