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愚公”念党恩 13年义务修山路“看着公路上的车安全了我心里高兴”

天水日报 2018-07-19 12:12 大字

一位古稀之年的五保老人,因感念党恩,凭一己之力义务挖山修路十余载。一锤锤、一锨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山崖在其不懈的努力下一点点缩进,路在他脚下一点点变宽……老人用他的执着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感恩。

武山县城关镇黑沟村位于南峪沟流域,所辖5个自然村,其中化各寨便坐落于大山深处,这个小村庄虽然普通,却有着一位令四邻八乡甚至省外的司机都敬佩不已的老人,他就是74岁的五保户何增德。

盛夏的一天,见到何增德老人时,他正挥舞着铁锹,跟村里的保洁员一起在卧驼至山坪的道路上维修因暴雨受损的涵洞。队伍中,身材削瘦、银发白须的他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老人可是我们这里的模范、榜样,这些年,但凡路过这里的司机们都认识他哩!”对于何增德老人,保洁员们可都是赞不绝口。

从他们口中记者了解到,早年间,化各寨通往山下的黑沟村有一条依山而修的乡间小路,路虽不宽,但却是村民走出山沟的唯一出路。其中,有一段道路因为紧临山崖转弯处,弯急坡陡,导致行人、行车视线不清晰,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此,何增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也因此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学愚公移山,挖山修路。

之后的十二三年时间里,在这处被村民们称之为红崖的山崖边,多了一位手拿锤子、錾子和铁锹挖山修路老人的身影。一锤锤、一锨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山崖在何增德不懈的努力下一点点缩进,路在他脚下一点点变宽……

挖山修路的日子里,但凡经过这段路的司机,不论来自四邻八乡还是省内外,没有不认识何增德的。看到老人每天坚持在这里修路,感动之余,时常会有司机主动停下车来给老人发烟,甚至还有人给钱。每每遇到发烟的老人会愉快地接受,遇到给钱的老人则坚决予以回绝。他说:“这可是公路,把它搞好了我的心情也就好了,我不要钱。”

记者跟随黑沟村文书何应录来到何增德曾经挖山的地方,眼下这里已铺上了水泥路,道路转弯处也设置了交通警示标志。站在山崖处,何应录一边给记者比划一边说:“这里原先顺山崖开辟出的土路也就1米多宽,经过老人十多年的人工挖凿、清理,竟将山崖一侧挖进去了2.5米宽的距离,到2015年村里实施道路硬化时,因老人之前做的这些前期工作,所以3米宽的通村公路铺设到这段时进行得很顺利。”

“大家都说我挖山修路是给硬化公路的人干了好事,其实我就是为了大家好嘛,你看现在道路硬化了,路也宽了,看着过往的车好走了,我打心眼儿里高兴。”何增德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看到山崖附近路段仍不时有崖土掉落到路面,为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又忙碌起来。他依旧每日不停不歇,坚持在山崖转弯处清理落土,铲土垫路,慢慢的道路一侧竟又被老人多垫出几十公分宽的路面来。

何应录说:“老人是五保户,他常说是共产党养活了自己,所以自己也要干点事情。因此村里但凡有公益性的事情,他都想干也愿意干。”

何增德挖山修路的事情这些年不但感动着周边的乡邻,更感动着当地政府及村镇干部。今年5月,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老人搬进了大家为他新修的房屋,市司法局驻黑沟村帮扶队看到老人每日铲土垫路辛苦,还专门给他配了一辆手推车……

现如今,这辆伴随何增德老人的手推车已俨然成了他最心爱的宝贝,几乎走到哪里推到哪里,自打有了这辆手推车,老人的干劲更足了。前些天,看到卧驼至山坪部分道路因暴雨受损,他又自发参与到疏通水毁路段的行动中,在崖边的公路上他一边卖力地挥着铁锹,一边给其他人念叨:“政府给咱修通了这么好的水泥路,这是福荫子孙的大好事,咱们一定要爱护好、管护好它……”

新闻推荐

抗洪救灾 我们勠力同心

秦安县抢险现场甘谷县抢险现场武山县抢险现场武山县驻县消防官兵转移受灾群众本报综合消息【记者耀文】今年入汛以来,受...

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