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山游记

兰州日报 2019-09-01 23:37 大字

我到过烽烟袅袅的泰山;我到过云海茫茫的黄山;我也到过风景秀美、神奇险峻的华山;但这几大名山在我心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而你,我魂牵梦萦的万紫山,多年来,却让我如此的留恋、神往。

万紫山,又名花石崖。位于甘肃省清水县城东南20余公里处的陇东乡土寨村涧沟河的下游,深藏于群山峡谷之中,林壑幽美,风光独特,景色迷人。与麦积山、石门、仙人崖遥遥相望,是一处佛、道两教并存的名山胜地。这里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乱云飞渡,清溪潺潺;山上翠柏掩映,庙宇参差,春华秋实,万紫千红,故称万紫山。又因山石奇峻,多有色彩斑斓之花纹,故又称为“花石崖”。

农历每年二月十五是万紫山一年一度的庙会,期间清水及麦积、陕西宝鸡一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朝山进香,人山人海,香烟缭绕,钟声悠扬,小商小贩在一座座庙宇间穿梭,秦腔激越的唱腔响彻千山万壑,场面非常壮观。

初秋的一天,怀着向往已久的心情,我与朋友驱车前往万紫山旅游胜地。

车子出了清水县城,沿南道峡河谷,在柏油路上一路穿行。初秋的清水正是万物疯长的季节,公路两边的草木在初阳的照耀下绿亮绿亮的,逼人眼目。沿途连片的核桃树、杨树郁郁葱葱;抽穗扬花的麦子,一望无际。渐近万紫山时放眼远眺,但见群峰竞秀,莽莽苍苍,白云悠悠,祥霭氤氲。未到景区,就已被这沿途气势险峻的悠悠大山所吸引。车子绕过一道道弯弯的山梁,半小时后便到了平坦的山顶。从山顶到山底新修的一条蜿蜒的水泥公路,宛如一条银白色的长蛇在山间盘绕。为了探幽访古,我们没有驱车走水泥大道,而是把车停在了山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石小径,兴高采烈地一步步向山下走去。

一路上但见树木遮天蔽日,两旁野草青青,鸟语花香、蜂飞蝶舞。行走在曲径通幽、空气宜人的林间小路上,听着山鸟的鸣叫,嗅着扑鼻的花香,顿觉心旷神怡,如醉如痴。步行大约20多分钟,就觉得山越来越陡,林越来越密,绿意越来越浓。一阵清风徐来,茫茫林海,树叶沙沙作响,松涛轻翻绿浪。山间小道时而狭窄,时而开阔,不知不觉间,云遮雾罩中的重峦叠嶂宛如一幅巨型画卷,在人们眼中缓缓展开。

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看到了若隐若现分布于山间的庙宇。它们或高大雄奇、金碧辉煌;或玲珑别致、奇险无比;或苍桑古朴、凌云欲飞。相传唐代以前,万紫山就建有庙宇。这些庙宇大大小小约十余座,有的建于唐宋、有的修于明清。或凭地势之险而建,或借风光之奇而修,尤以万紫山主峰的庙宇最为高大最为奇特。这里所有建筑物都依山取势,逐台修建,错落摆布,风格独具。

万紫山按地势可分为“东崖”、“西崖”、上有“凤凰头”,下汇“三岔口”中有“三仙台”五大部分。仰望东崖,但见峰峦起伏,石崖重叠相间,岩壁外倾,峭壁上有一天然石洞,相传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黄木狼的洞穴,洞口高约3米,地形险要,洞深莫测。西崖壁立千仞,离奇古怪,崖壁巨石上有一淡土黄色块,光滑明亮,为“月亮崖”。北端山崖隆起,圆顶兀石,形似凤头,纵观四野,恰似雏凤临空,故称为“凤凰头”。

从西峰山顶朝下走到山腰处,沿一条小径向上攀爬,看到了山体右侧的悬石。悬石下面是“祖师殿”。殿前是一道悬崖峭壁,高约百丈,人称“舍身崖”,相传为祖师升天落身之处。殿后巨石隆起顶端椎圆,为“天心石”,石上建有“玉皇殿”。玉皇殿为八卦悬山式建筑,内有清代造像2尊。从玉皇殿再经曲径28弯,便到了雷音崖。雷音殿以窟龛为主,悬崖峭壁间有窟寺两座,都有悬空云梯相通。两个窟寺一为观音殿,一为雷音殿。我们气喘吁吁攀梯而上,穿过石洞爬入“观音佛龛”,见里面有明代塑像三尊。再身贴悬崖峭壁栈道曲栏,曲膝而下,悬空又有石窟一处,为“雷音佛龛”。其间有明代塑像一尊,面部丰满,神情生动。站在此间,顿觉山风阵阵,鸟鸣啾啾,凭栏远眺,千山万壑,一览无余,万紫山险峻之势,令人惊叹叫绝。

峰回路转,从天心石和舍身崖原路返回,到了山麓地势平坦处,这里建有万紫山最大的道观。此处四周的山峰五彩斑斓,犹如天上的神仙打翻了五彩瓶,将光怪陆离的红、黄、蓝、绿、青、紫等各种颜色泼向了山间,化成了岩石。道观后的石崖横空飞挂,峭壁穿空,如万丈彩色的瀑布飞流直下,到山脚戛然而止,凝固成了一道神奇的彩帘。道观后有一眼山泉,西侧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道观前有一座气势恢宏、高高耸立的牌坊式正门,门楼上方正中镌刻着清水县已故教育家、书法家赵治华先生题写的“花石崖”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牌坊门前有两尊石狮,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后面是长廊、古树、凉亭,显示着此地的自然天趣和悠久的历史。这里是游人歇脚小憩、观景访古的绝佳之地。我们在这里留影拍照后,穿过长廊进入了气势雄伟的大殿四合院,大殿院北边是老君殿,南边为灵官殿,东边药王殿,西边三霄殿。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颇为壮阔。药王殿内,药王端坐正中,两边依次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雕塑生动传神,色泽亮丽。出了大殿院,继续向山下行大约200余米左右,便到了“磨针殿”。磨针殿建在一块突兀的山石上,四周绿树环绕,野草丛生。我们攀着铁链,踏着晃晃悠悠的铁架长梯,进入庙中。庙内塑有李白和一老妇人的塑像,庙中站立的少年李白温文儒雅,磨铁杵的老妇慈祥和蔼,塑像生动传神。庙内两侧壁画“太子游四门”“祖师成道图”,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均为明、清所绘。

从磨针殿下来,绕道前行不到数10米,“补天石”终于显现在了我们面前。但见一块兀立荒野,高约50余米的巨石平地而起,石下有香柏古藤缠绕。石宽约10余米,顶阔40多平米。南侧有天水著名书法家毛惠民先生题写的摩崖石刻“补天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相传,女娲的故里在天水,女娲炼石补天处在清水的万紫山。伏羲女娲生活的那个年代,天塌地陷,民不聊生。为了重整天地,女娲日日夜夜在万紫山炼石,决心用石块堵住天上的大窟窿,她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巨石,到补天时只选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就扔在了这里。它便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那块巨石,青梗峰下的顽石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补天石。“补天石”是轩辕故里清水的名片,也是羲皇故里天水的名片。万紫山因为补天石,平添了不少人间烟火气息,也为天水的旅游业增加了一道迷人的景观。站在巨石下面,便有穿越时空之感,我们仿佛看到了亿万年前万紫山上浓浓烈烈的炼石火焰,听到了无稽崖青梗峰下顽愚之石无才补天的声声喟叹。

“北依关山望秦岭,花石斑驳殿堂隐。缘何洒上及时雨,白云飘渺闻晨馨”。

站在山底,举目四望,周围崇山峻岭,苍翠葱郁,在峡谷、溪流、山林、秀木之中,看山野如画,林木葱笼,流水淙淙,寄情物外,悠然自得。

下午时分,山风渐起,山峦里钟声回荡,香烟绕谷,密林中阳光被枝叶分割得细细碎碎,斑斑驳驳,撒在林间小道上,山石上,游人身上。我们怀着对万紫山的无限流恋,原路返回了。

由于万紫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来时,走的是下山的路;离开万紫山时,却走的是上山路。到了山的低处,才望见了万紫山的险峻;到了山上高处,才方知宇宙的博大;登顶万紫山,方知它的艰险与神奇。过程与境界正如我们的人生……

□薛雨青

新闻推荐

变压器离家太近 村民阻挠施工

本报清水讯【记者于剑倚】一村民因村里电网线路升级改装离自家太近,于是百般阻碍施工,后经民警到场调解,双方纠纷得到解...

清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