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油松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甘肃农民报 2019-08-22 09:08 大字

摘要:近年来,清水县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植被,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断增强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能力。作者就近年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尖山林场大田油松育苗生产及苗期管理技术做一浅析。

1.选地整地

在尖山林场林缘区附近育油松苗,一般选择土层较深的地块,同时要求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播种育苗时选择沙壤土或者壤土,并且要求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

2.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油松种子播种前,需要做消毒、漫种和催芽处理。在消毒时,一般选择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浸种时间为30-60分钟,种子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3.播种育苗

在尖山林场林缘区附近育苗,一般在4月份左右播种,播种前需要清理育苗地的杂物,然后整地做床,一般做成宽为1m左右的苗床,而长度可根据地形而定,苗床带之间需留30cm的走道,便于除草、松土等操作。

4.苗期管理

油松种子在播种出苗后,其幼苗的生长时间较长,一般需要生长3年左右,在幼苗生长阶段,如果管理不当,将会使其生长速度减慢。因此,在油松幼苗生长阶段,一定要做好管理。

4.1出苗前的保护

由于油松种子具有芳香味,容易吸引一些虫、鸟或老鼠采食。在种子发芽后齐苗前要做好保护措施,尤其是要做好鸟和老鼠的防治,可通过人工看护、放置灭鼠药等方式进行保护,直至幼苗出齐为止。

4.2水肥管理

油松种子不同于其他易发芽类的林木种子,在播种后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保障,因此播后每天早晚需对育苗田块洒水1次,但要注意洒水不可过多,不能出现积水,每次洒水后土壤湿润即可。待幼苗出齐后,可视土壤墒情而灌水。

4.3除草和松土

在幼苗出齐后,如果表面洒水过多或者降雨较多时,会使土壤板结,由于油松幼苗的根系不发达,生长较弱,土壤板结后很难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但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需要及时松土,以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同时,地块降雨或浇水较多时,也会加速杂草的生长速度,杂草的生长不但会争夺土壤养分,还会占据生长空间,影的油松幼苗的生长。所以,在发现杂草时,也要及时除草。

4.4育苗的越冬防护

在林缘区育苗由于冬季寒冷,而油松幼苗由于根系不发达且生长较弱,抗寒能力较弱,为了保证幼苗的越冬存活率,需要采取合理的防寒措施。在越冬前,地块土壤表层夜冻日消时进行一次漫灌,或者覆盖采草可减小冻害的影响。

5.病虫害防治

油松幼苗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白粉病等;容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油松毛虫等。

5.1病害

5.1.1立枯病

5.1.1.1危害特征:在油松出土后不久,可以看到褐色的长条形斑纹,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条形斑纹逐渐扩大,幼苗根部变为红褐色,根皮层开始腐烂,而后干枯死亡,发病严重的地块,油松幼苗会大片死亡。

5.1.1.2防治方法:首先,选好圃地,避免在易感此病的植物生长地育苗同时在施肥耕地时,可撒入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灌育苗地。其次,在播种时,要合理施肥,施用农家有机肥时必须要充分腐熟。

5.1.2白粉病

5.1.2.1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新梢及嫩叶,新梢受害后,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叶缘上卷,质硬而脆,被害部覆盖一层白粉,后期变为黄褐色,严重时整个梢枯死。

5.1.2.2防治方法:清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

5.2虫害

5.2.1油松毛虫:油松毛虫一般多发生在春节,最初的发生期在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冠为害,主要防治方法为喷洒40%毒死蜱进行防治,在生长初期和中期各喷洒一次效果明显。

(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尖山林场 赵晓妍)

新闻推荐

老人在外遇事故 没有户口难处理 民警上门为其补办

本报清水讯【记者于剑倚】天水市一村民离家十几年,在外突遇交通事故,因没有户口无法进行事故处理。户籍民警获悉此事后,...

清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