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浇灌希望之花 记清水县白驼镇高峰村村民汪克科

天水日报 2019-08-12 15:02 大字

□见习记者闫波

在清水县白驼镇高峰村,有一名毫不起眼的中年汉子,没人会说他有多大的本事,但都会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是他用双肩扛起了一个贫寒之家的重担,是他用勤劳的双手推动这个贫寒之家走向了康庄大道,是他用殷殷爱心为这个贫寒之家浇灌出了希望之花。

8月5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位普通的中年汉子。

他叫汪克科,家里有5口人,兄长汪万昌,现年47岁,腿脚残疾,行动不便,丧失劳动能力,为二级残疾;嫂子鲁毛女,现年52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无劳动能力;侄儿和侄女一个在北京务工,一个在清水农校读书。一看这个家庭的状况,不由得让人唏嘘,这也使汪克科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的确,汪克科为拉扯这一大家子很不容易,背后付出的艰辛让人难以想象。20多年前,当哥哥、嫂嫂结婚有了孩子后,由于哥哥嫂嫂既不会照看孩子,又不会做饭,更干不了农活,他既要照顾侄子、侄女,又要给一家人做饭,还要抽空干农活,里里外外全靠他,忙死累活无处诉说,但他从不抱怨,也不向家里人发牢骚、发脾气,总是平平和和的样子,将里里外外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将一家子的生活料理得妥妥贴贴。他就像一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拉动这个沉重的家向前走,不断跨过泥泞,越过坎坷,迈向平坦的远方。

电话里,汪克科对记者说:“其实,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里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想谁遇到都会和我一样做的,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在汪克科的辛勤操持下,家里的光景一日胜似一日,不算富足,但也宽裕。侄子、侄女相继长大成人,侄子汪启红聪明能干,初中毕业后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一年下来能挣2万多元,侄女乖巧懂事,初中毕业后考入天水农校,就读于会计专业。

2017年年初,面对家中缺劳力、少资金的困窘,汪克科没有退缩犹豫,在党的好政策的支持下,他狠下决心,鼓足干劲,拆除翻修了旧房,新建了一座6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新房,享受危改补助金2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居住条件。

现在,一走进汪克科家,看到洁净的院落,崭新的砖房,整齐的摆设,你根本想不到他家就是贫困户。

看似孱弱的他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种粮能手。问到他种地的情况时,他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10亩小麦、2亩玉米、3亩胡麻、2亩油菜籽,地里出产的粮食和油料,除了满足自家生活以外,我还能卖出一大部分,用来贴补家用。”

如今,让汪克科最为欣慰的是,看着他一手抚养长大的侄子、侄女成人成才,生活也一天天更美好,他比干什么都高兴。

新闻推荐

七 夕:来一场简约婚礼

迈过火盆升鸿运,好日子红红火火!幸福路上跨马鞍,平安吉祥代代传!有请十四对新人入场……”在司仪的主持声中,十四对新人...

清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