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光伏扶贫惠民生

天水晚报 2018-07-24 11:28 大字

本报清水讯【通讯员张育民】近年来,清水县充分利用国家开展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扶贫电站,让贫困乡村群众受益得实惠,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助推精准脱贫进程。

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倡导的脱贫方式之一。2014年,清水县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2015年以来,省发改委安排清水县扶贫电站指标52.4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2.4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50兆瓦。2015年,该县在永清镇张杨村张湾自然村村北荒坡,占地面积10亩,建设200户分布式光伏扶贫试点项目一处,采取“统一设计、集中建设、全额上网、统一管护、电费均分”模式,惠及全县5乡镇6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开工建设617户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惠及8乡镇32村6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6月底前实现并网发电;2017年3月份开工建设华博智源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并于当年6月30日实现并网;今年3月下旬开工建设清水绿动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6月30日并网发电;在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面,2016年底,省扶贫办安排清水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该县扶贫办在永清镇常杨村、红堡镇高沟村试点建设60千瓦村级电站各一座,2017年,县扶贫办利用整合涉农资金900万元在18乡镇各选择一个贫困村,每村建设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1座。以上共计建成光伏电站47.863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2.463兆瓦,集中电站45.4兆瓦,在建村级光伏电站1.2兆瓦。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在建光伏项目涉及投资41380.8万元。各类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可保证清水县年用电量1.39亿千瓦时的43%。实现了村集体收益、分布式光伏贫困群众电费收益、集中电站带贫收益、群众出租用地租费收益、税收收益等,带动了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群众土地撂荒问题,也让土地有了新的发展活力,对于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新发展理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25年坚守 为瘫痪邻居撑起一片晴空 记清水县山门镇高桥村雷淑翠家庭

□本报记者陈少娟在清水县山门镇高桥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人不知晓,他们就是雷淑翠一家。25...

清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清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