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饰片背后的历史密码

华西都市报 2019-04-13 03:07 大字

王家洼战国墓马车饰片。(现藏秦安县博物馆)

四瓣花金箔饰片。(现藏秦安县博物馆)

扫码上封面新闻,阅读相关报道。

壹 大秦帝国发源地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各县区及陇南市礼县一带是大秦帝国的发源地。在大秦崛起的过程中,秦人的后方始终都存在着一个不可小视的部族群——西戎。西戎不是单一 一个部族的名称,而是商、周时华夏族对西部各少数部族的总称。

在文献记载中,通常在“戎”字前加个定语来加以细化、区分。陇右地区的西戎主要有:冀戎、邽戎、绵诸戎、豲(huán)戎。大体而言,冀戎分布在今甘谷县,邽戎分布在秦州区,绵诸戎分布在麦积区、清水县一带。

庆阳市宁县为核心居住地的义渠戎,是战国中期西戎诸部中力量最强的,割土裂疆,势力很大。秦国花了很长时间才将义渠戎征服。另有大荔戎、姜戎、陆浑之戎等分布在陕北、豫西一带。

王家洼战国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王家洼村北部,占地10万平方米。2009年8月至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所在范围进行了勘探与抢救性发掘。考古队挖掘清理战国墓葬3座,出土文物有铜器、陶器等,其中绝大多数为车马器,其次为容器、装饰品等。

2号墓马车保存较好,发掘出完整的车乘(马骨+车),文物共计160余件。北侧和南侧各有车轮,但大小不一。车厢平面呈圆,整车铜饰完整无缺。贰 礼制对马车有严格要求

追溯马车的发展,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根据考古学家杨泓等人研究,商代后期双马木车已较多地用于军事;西周时马车的车前驾马数量增加,车的毂部附加了铜饰,车辐增加,轴头缩短,马具改进,出现了配套的新兴格斗兵器;东周时期的马车据形制和装饰的不同,可分为华美的乘车和用于军事及田猎的战车;战国时期,钢铁兵器和防护装具相继出现,骑兵兴起,著名例子如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对马车有严格的要求。《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天子生前乘坐六匹马拉的两辆马车,死后陪葬也是这个规格,被称作“天子驾六”。

在考古挖掘和文物出土时,称有马车的陪葬坑为“车马坑”,车马坑里有“车马器”。在墓葬中,陪葬的马往往只剩下了骨架,而车舆则有可能附着一些精美的装饰品,如金银饰品、玛瑙等。

叁 西戎贵族马车有黄金装饰

据考古专家考证,王洼墓地为战国西戎贵族墓地。出土的马车金属饰片有铜制和金箔两种,是镶嵌在木制马车上的,主要为装饰功能。形状有三角形、菱形、长方形、花瓣形等,纹饰为镂空卷草纹。因为游牧民族和草天天接触,所以在装饰题材上采用了卷草纹、花瓣形。

这种装饰构思,取自生活,显得亲切自然。其中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是将金银捶打成薄片,以錾刻和模压的方法在金制品表面制作纹饰和图案。这一组文物,带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文化特点,不同于秦人的装饰特点。

可以想象,乘着一辆带有黄铜、黄金装饰的马车是何等的豪华威武。这个墓地出土的马车华美、精致,用之陪葬逝者,可见西戎贵族对马车的喜爱。

秦人与西戎长期杂处,到了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该墓地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时代相近,地理距离相近(相距约32公里),都处在关陇大道北边不远处。

位于这两处墓群之间秦安县陇城镇上袁墓群,是秦汉时期汉族人的墓群,曾出土过“秦权”。在秦人势力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关中通往陇西的这条道路即关陇大道(或陇关道)。这条交通要道既保障了秦国从国都到陇右的联系,又保障了政令传达、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

马车一般都是实用器,不会摆放在家里作为装饰品。据专家考证,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马车没有实用价值,属于豪华的陪葬品,表明当时的西戎贵族和首领占有了大量的财富。

由这几处墓葬可见,秦国在与西戎联盟或将之征服之后,西戎首领享有很高的待遇,尤其是经济待遇,自身的文化也得到了独立和充分的发展。秦与西戎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与交往,到了战国后期,有融合的趋向。而且他们有着共同敌人——匈奴。秦国自身建立了稳定的大后方和中心统治区,为秦王朝的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甘肃日报》

新闻推荐

走,坐上高铁赏花去 “环西部火车游”高铁赏花专列今日开行

微风拂面春意浓,踏青赏花正当时。4月12日,335名游客将从兰州西站乘坐D9822次高铁列车前往秦安观赏桃花。据悉,当天,中国铁...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