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香莲:让秦安草编代代相传

天水日报 2018-12-07 10:55 大字

□本报记者马哲

秦安草编工艺久负盛名,源远流长,后经历代发展,形成了以精致轻巧、美观高雅、式样新颖、柔软挺括为特点的传统工艺品。草编已成为秦安人的传统家庭副业。

在秦安县王尹镇张底村,年过七旬的郭香莲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草编能手,也是秦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员,被甘肃省文化厅和甘肃省人事厅命名为“副高级麦秆编艺术师”,她以创新的新颖草编带动了一个乡镇的草编发展。

郭香莲12岁起就随其母学习麦秆编织,初次尝试编制山核桃、花篮等草编工艺装饰用品,其后逐渐推广,草编工艺技术突飞猛进,技艺不断革新,品系不断丰富。1974年,由国家拨款扶持,秦安很快组织了编织人员并成立了工艺编织厂,派技工分头下乡辅导,提高编织技术。2000年后,在她的传承带动下,几乎每个农村妇女都是编织能手。在秦安王尹的任何一个村落,她们在家务之余全凭一双巧手从事编织,村舍前后及打麦场、草坪上,女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乘凉聊天拉家长,一边让秸秆在灵巧的手中飞舞着编织。郭香莲每至农闲时节就带领留守妇女从事麦秆编织,久而久之,草编便成了她们打发时间、贴补家用的主要产业。她们用麦秸和玉米皮编织出各种实用工艺品,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有山核桃、挎篮、绣球、五星、荷花、草莓、花扇、宝塔、十二生肖等20多个艺术观赏型的工艺产品品系,深受国内外顾客的喜爱。

现如今,王尹镇有5880余人从事草编生产,草编工艺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郭香莲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秦安草编代代相传,发扬广大。

新闻推荐

被爱所伤的幸 福

◎看望老王妻子潜伏53年的疾病,突然袭击了70平米的家。各种药品散乱摆放像东倒西歪的尸体。我们和老王小心翼翼地说话,好...

秦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秦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