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杨萍

天水日报 2017-09-29 09:49 大字

花椒是天水市的主要经济农产品之一。截止2016年底,全市现有花椒面积约40万亩,挂果面积34.4万亩,总产量21535.69吨,年产值达129033.54万元。其中秦安县、甘谷县是“甘肃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区域布局规划”的重点示范县,先后获得“中国花椒之乡”称号,其花椒产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奖。麦积区元龙花椒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了“元龙大红袍”、商标,取得了绿色无公害认证。

1.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水市花椒栽植规模、生产效益虽然都有所增加,但距离标准化花椒管理还有一定距离,且管理水平差异较大,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1重栽轻管。

近年来,随着花椒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形成了许多以花椒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但是大部分对土肥水、整形修剪等管理环节上粗放使得经济效益低下。

1.2病虫害严重。

由于建园时标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导致花椒树势衰弱,病虫害相当严重。花椒红蜘株、落叶病等连年发生,严重影响了花椒的产量。

1.3晚霜影响较大。

花椒由于抗冻性较差,冬季冻害和春季晚霜危害频繁发生。近年来春季晚霜危害时有发生,导致大多数地区严重减产。

1.4花椒采摘和干制技术落后。

目前花椒采摘仍然延续人工手摘,每天人均采干椒3—4kg,效率太低。同时由于花椒刺扎手,很少有人愿意挣这份钱。花椒的制干也只能依靠自然晾晒,若遇阴雨天,采下的花椒无法晒干,香味淡,色泽暗,品质差,卖不上各好价钱。品质好的可卖到70—80元,而差的只能卖20元左右,椒农的收入终究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1.5品种混乱,良种化程度低。

现栽植的花椒品种主要有大红袍、豆椒、油椒等,以大红袍品质最好,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种子收集、繁殖没有规范化,种子混收、混播造成苗木品质低下,抗虫、抗寒、抗旱性也变差。

2.建议

2.1加强引领,提高认识。

广大椒农对管理花椒的认识不足,缺乏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制约花椒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花椒生产在当地农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引领农民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的主动性,加大投资力度,使花椒生产管理走上标准化、产业化之路。

2.2推行科学管理,实现花椒良种化。

花椒生产首先要狠抓良种选育及规范化育苗工作,积极开展良种的选优及优质种苗繁育推广和抗逆性研究。其次,建园时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因天气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椒农收入。

现阶段花椒基本上是人工进行采摘,采摘工艺相对落后。因此应不断加大投入,开展花椒采收机械、人工干制系列技术以及花椒深加工技术的研究。花椒生产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采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确保花椒的优质、高产、稳产,才能最终确保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世行代表专家来天水市考察

本报讯【记者何慧娟】9月26日,世界银行代表专家就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来天水市进行了考察。世界银行代表艾哈迈德·艾维达,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春生,副市长郝文杰出...

秦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秦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