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墨“种”彩绘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农业工作综述

天水日报 2017-07-26 09:48 大字

□全媒体记者李旺旺

盛夏,金色麦浪翻滚,又逢收割季。这是农人一年最忙最累,也是充满喜悦的季节。

7月19日,在秦州区秦岭镇中心村村民马武学承包的小麦地,收割机来回穿梭,转眼功夫,收割机满载而来,1000多斤小麦从收割机舱里倾泻而出,直接淌进拖拉机舱。马武学看着这一粒粒饱满的麦粒,笑着说:“今年光景好,雨水足,日照够,麦子大丰收了。”

马武学带头,和村民成立畅达农业机械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以租用的形式承包了1600余亩农田,实施农业机械化耕作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只是天水市农业工作快速发展的一个局部聚焦。

农为政本,食为人天。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农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这五年,全市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深入实施“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增加值达9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0元;粮食、油料总产分别达128.1万吨、8.5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125.12万亩,总产量323万吨,马铃薯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脱毒种薯实现全覆盖。

全市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0多家,总数达到502家,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家、省级32家、市级141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61亿元、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实现利润9亿元。

农技创新推广成效明显,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天水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装备基础。(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至目前,全市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066个,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2980项(台),创新农作物栽培新模式150个,试验示范1613个(项、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4160个682.8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3.09万千瓦,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8.12亿元,纯收入2.72亿元。成功开展小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试点,微耕机、脱粒机等先进适用中小型机具得到大量推广。

农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市把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坚持强产业提装备,现代农业建设转型升级。全市争取实施各类农业项目299项,总投资21.35亿元,争取省以上无偿投资13.44亿元。主要实施了地膜、种子、植保、沃土、农机五大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渭河川道区设施蔬菜大棚改造提质增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循环农业建设、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农村沼气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设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全面启动“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累计创建粮食生产、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改革等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116个。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为加强农村土地有效利用和管理,天水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完成武山、秦安、清水3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6个县区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形成了市县区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五年深耕,天水农业花繁果硕。五年积淀,天水农业跫音厚重。

万事悠悠,食为第一。对于天水农业来说,这是硕果累累的五年。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基础持续改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可喜局面。

新闻推荐

以免费办手机为由疯狂诈骗20余万元 秦安一男子领刑5年3个月

本报讯【记者景春燕通讯员黄永花】一男子以免费办理苹果手机为由,疯狂诈骗秦安县12所学校近百名教师钱财20余万元,日前,该男子巨某被秦安县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罚金2万元。经法院...

秦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秦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