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观复】真实的感觉未必靠谱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1-17 01:31 大字

天水湍流 法明

天气预报说,强劲的寒流不日将至,户外体感可能会很冷。我瞧了一眼未来两周的预报,觉得不会冷到哪儿去,如果要是风再小一点,也许耳朵都不会有冻的感觉。

这是聊天时随口下的判断。对此,一同聊天的友人认为我是抬杠,或者是人老“感觉迟钝”了。

“迟钝”可能有吧,这种“感觉”上的判断没必要争个长短,倒不是因为没了争强好胜的心思,而是对依据感觉下的判断不太在意,原因是这种断言很可能不太靠谱,即使是源于“真实的感觉”。

先铺陈一个事实以自证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顶楼的集体宿舍。时值八月,某天,一刚从武汉过来的套内同居兄弟很感慨地说:北京真是凉快啊。此话一出,另一位先我们入住的老哥不愿意听了,说是都热死人了,“你这是说风凉话呢?!”看着满头大汗的老哥,估计他觉着武汉来客有嘲讽之意。原来老哥从东北过来,酷热感觉强烈,但刚离开“火炉”的兄弟显然也是肺腑之言。

这就是感觉判断,不同的人,结论相去甚远。实际上,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会由于体感参照坐标的差异而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比如,将两只手先分别置于一冰一热的两盆水中,肌肤适应水温几分钟后,再拿出并同时放进另一个常温的水桶里,感觉会如何?那必定是一只手感觉到温热,而另一只手体感寒凉。显然,这种时候,关于热与冷的“客观”判定,感觉上的判断都是不太靠谱的。

后面一例是一个思想实验,这个实验曾让哲学家们对感官经验能否产生真知识滋生出了迷惑。作为俗人,咱自然不必去纠结这种事,冷与热,只要不是凭感觉,而是拿摄氏温度数据来说,还是可以达成公认的共同判断的。

问题是,在能够精确定义的判断——如可以根据摄氏温度的精确计量来勘定冷与热——之外,在难以用数学模型精确计量的世俗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想当然的感觉判识。大家还记得《跟着感觉走》这首歌吧?紧抓住梦的手,跟着感觉瞎走……此曲一度无缝流行,足可以借用来支持我的推断。

撇开常见的大众非谨慎惯性,现实生活中,沉迷于同样思维模式的大学问家也是台上的日常风景。就像某个著名大师那样,在既没有研究过大脑细胞和心理反馈对背诵刺激会有什么反应,也没有就自身背与不背书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到处宣讲背书是“浪费生命”……好在王静安、康南海已然先走了,否则,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驳斥“浪费生命”的说词。

跑题了,我们在说基于感觉的判断。此类判断通常的范式,是基于既有体验累积给出的,尤其是个体的认知,而这种作为标尺的背景坐标,也是没有经过理性辨识、推敲的感觉集合体,锚定在些先行植入的基准上,很多时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偏差。就比如老话说的“邻人盗斧”,虽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但您先生要从感觉出发的话,只有越看邻居越像贼一条思维路径。这是想象的感觉判断。而源自于真实感觉的判断,就像东北人和武汉同学那种,如果没有数据标尺和逻辑推理之类的助力,多半也很容易掉进不靠谱的坑里。

至于在数学式“公理”相助乏力的人文世界,比如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等领域,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甚至连带的边界,人们更容易走上感觉判断的“歧途”。

诚然,鉴于“人的无知”,我们不得不借助感觉判断,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知道,惯性也好,随性也罢,借助感觉判断的实践,最好是当作“尝试”路径。

总之,和“迟钝”与否无关,对个人感觉,对建立在感觉上的判断,需要谨慎斟酌。因之,比较起迷信权威来——不只是权威的人还包括貌似确切的权威常识,独立的辨识尤为重要,不仅是你自己的独特感觉,他者的独立视角也同样重要,也许就如同“盲人摸象”延伸出来的理论那样: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体验,相互交流、证伪,之后再综合起来并达成共识,才能更趋于真相,就想狄仁杰总会问元芳怎么想那样。

新闻推荐

天水市“三馆”新馆项目全部开工

本报天水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永萍)1月5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馆新馆在秦州区金家庄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天水市图书馆、天水市...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