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大交通”实现新跨越 九寨沟县交通建设发展侧记

阿坝日报 2020-11-23 10:09 大字

■莫锴

从一条条泥泞的乡间小路到泥土公路再到水泥公路,从出门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到如今通畅整洁连到家门口的“组组通”公路。近年来,九寨沟县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让一条条掩映在鲜花绿树中的公路成为群众满意的致富路、幸福路。

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九寨人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大潮中,聚力同心、乘势而上,筑梦大交通,拉开大框架,项目建设华丽升级,交通硕果精彩不断,在美丽的山川景色之间,让交通更便利、旅游更畅享、出行更安心。

道路越走越宽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以前,我们这里山高路远,道路又窄又烂,出门既不方便也没啥人来。现在,有了新的环村路,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来越好了。”该县永丰乡双龙村村民殷小洪站在龙石滩生态农庄旁宽阔的环村路边感叹道。

龙石滩生态农庄位于高半山村寨双龙村村口河谷旁,群山环绕,流水潺潺,风景宜人,吊脚楼、户外凉亭、游乐设施、风车观赏廊道等休闲设施齐全,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逐渐兴起的“周末经济”让农庄成了九寨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在农庄外,一条6.5米宽的柏油马路穿梭在村寨之间,连接着县城与永丰片区,与以前的村道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环村大道。

今年10月,川九路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上四寨特长隧道全面贯通,标志着川九路建设基本完工。如今,路面宽阔的川九路上车来车往,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港湾式的停靠站中,游客们有序搭乘出租车,九寨旅游产业全面复苏;高架桥下的绿化带中花团锦簇,绿意盎然,展现出川九路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安全舒适、绿色生态、智慧协调、融合发展的川九路成为九寨沟县改善民生、服务游客的“团结路”“幸福路”。

“通过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我们在2019年9月2日实现了九寨沟县城至沟口至川主寺镇段的老路全线建成通车,为九寨沟开园提供了必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今年10月9日,全线4座隧道贯通,我们有信心年底实现土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明年6月下旬完成川九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届时,川九路将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川九路指挥部副指挥长潘松信心满满地说。

在漳扎镇到大录乡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龙盘桓在山间,全长67.806公里的漳大路作为漳扎镇至大录乡的重要连接通道,漳大路的建设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了串联,对九寨沟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变起到有力支撑,并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真是太漂亮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雪景,这次前往嫩恩桑措的旅途让我惊喜不断!”站在海拔3688米的雪山垭口上,来自浙江的游客蔡晓冬惊喜地说。

雪松、雪山、云海,壮丽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漳大路在建设中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旅游道路特色,按照“交通+旅游”的模式,努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环境,真正实现“畅游大九寨,醉美漳大路”的理念,为游客和群众打造一条出行安全、风景优美的“交旅融合示范路”。

曾经,人们印象中“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湿路滑”的情形已成为历史,老百姓“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成为现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交通大会战构建全域交通大体系

借助灾后恢复重建契机,九寨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和交通建设,把交通重建摆在头等位置,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部门联动、责任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高山峡谷间打响了一场交通“大会战”。

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九寨沟县交通建设总投资8.18亿元。“8·8”九寨沟地震后,交通建设总投资达163.9亿元,其中新增高速公路投资100亿元,国道、省道新改建工程投资58.57亿元,农村公路工程投资为5.34亿元。震后交通总投资较震前5年提升了20倍,国省干线投资提升了6.3倍,农村公路投资提升了32.9倍。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九寨沟县按照“一核、两中心、三轴线、多点联动、整体提升”发展格局,致力于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立“大通道”,加强城际长途和城市交通、公路与铁路、机场之间的协调合作,用路网把县域内一个个景区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了“三纵三横三环”内联外畅、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一条条道路,承载着人们的企盼,不断演绎天水经济腾飞的新速度、新里程。

公路通,百业兴。如今,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公路穿越在高山峡谷间,极大地缩短了城乡通行时间,彻底改写了广大农民群众土货出不来、新货进不去的历史,大大降低了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金门”。

新闻推荐

天水锻压机床集团举办职工岗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

本报讯日前,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职工岗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是按照天水市人民政府、天水市人社局、麦...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