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上“金饭碗” 过上新生活

定西日报 2020-09-07 08:20 大字

(上接第一版)一家人脱了贫,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全村有住宿、娱乐、餐饭农家乐60多户,有40多户从事马队经营,20多户专营特色小吃、根雕奇石,成为全县旅游第一村。先后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森林乡村”。

文旅融合吃上了旅游饭

历史为旅游增加一份厚重,文化为旅游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挖掘弘扬漳县千年井盐文化、汪氏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开发盐画、盐雕、武阳扇鼓、金钟花儿、剪纸、奇石根雕、羊十道等特色美食文化旅游产品,培养了一批吃住游玩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旅游嵌入了文化灵魂。扶持设立了漳县旅游产品专卖店,让产品走向全国。引进天水汪氏文化研究会、天水陇鼎集团,签订总投资2亿元的汪氏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协议,谋划建设汪氏文化博览馆、咨询中心、汪氏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协调省博物馆授权漳县两家企业对汪世显家族墓地出土文化版权使用,全力打造玻璃莲花盛世系列文创产品。建设省级非遗项目“井盐手工熬制技艺”“盐画技艺”扶贫就业工坊2个,带动7村40余户贫困户进行盐画、井盐手工熬制技艺产品制作,市场展销等活动,贫困户人均月增收500多元。组织妇女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刺绣、剪纸等艺术,通过售卖制作的手工艺品,让妇女就近就业,从而实现了非遗脱贫,文化致富。组织文化旅游企业、合作社等以文化旅游产品经营为主体,在景区展示奇石根雕,特色文化产品,实现代销代买,网上销售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举办了贵清山、遮阳山景区冬季旅游体育冰雪节、元旦春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何家源”象棋比赛、“贵清山百公里徒步越野赛探险活动”、首届音乐啤酒节?网红节活动,以节会聚人气、提形象、扩招商、拉消费。今年“五一”期间,按照“景点串起来、公私联起来、游客“散”起来,门票统起来,旅游活起来”的思路,将全县十多个旅游景点联起来,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收,全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复苏快速增长,辐射带动景区360余户群众发展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贵清山峡口的青瓦寺村,公路边一个个农家乐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奇峰陡立,洞天迷幻,飞流直下,林木茂盛,风格旖旎。让游客流连忘返,顾略贵清风光,徜徉在青翠山水间。以前,农民杨新巧和丈夫在新疆摘棉花、打工,一年到头,还是捉襟见肘。镇上为他们扶持了2万元桌椅、消毒碗柜等设备,贷款建成农家乐,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生意越来越好。几年来,还清了8万多元贷款,一年收入五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有60多户农民开办了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杨新巧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能人,当上了村妇联副主席、荣获第五届定西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唱响乡村旅游振兴曲

农家乐富了农民,醉了游客。漳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探索出了“旅游+扶贫+乡村振兴”新模式。今年就建立农家乐、特色小吃示范户21户,创建星级农家乐50户。三岔镇朱家庄村、新联村、青瓦寺村被评为全市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了北沟寺、青瓦寺、贵清山植物园、九居谷4个自驾营地,香桥、安门、胭脂等五村成为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县已累计整合资金2500多万元,建成农家乐390户。全县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模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旅游专业村15个、休闲畜牧养殖观光园11个。举办烹调、服务员、面点等培训班17期1600人次,就业1137人,带动群众增加劳务收入500万元。

生态漳县,快乐之旅。乡村旅游带动一批又一批农民奔上小康路,过上了富裕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天水航天育种“航茄10号”培育成功

8月14日,记者从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悉,天水市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航茄10号新品种选育”,通过了由天水市科技局组织的专...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