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村:从“牛粪村”到“网红村”(上)

天水晚报 2019-09-27 17:00 大字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70年的沧桑历史,70年的时代变迁,深刻改变了万千乡村的面貌,让每个村庄都似繁星闪烁,点亮着时光隧道。

青山如屏,绿水如带。麦积区红崖村如闺中少女,静侍于麦积山风景区一侧。穿过岁月的长河,迎着时代的号角,缓缓展露出容颜。如今,红崖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范本,又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走进红崖村,去聆听一座村庄70年的变迁……

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牛粪村”到“网红村”

初秋时节,水声潺潺,花香幽幽,路过麦积山风景区,绕过片片林海,抬眼间,红崖村到了。

这是一个清秀的村落,四周青山环抱,河水绕村而行,辖4个村民小组,179户775人。在这里,没有西北的粗犷荒凉,钟灵毓秀随处可见,农家院落清清爽爽,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

眼前是今天的红崖村,忆往昔,昨天的村庄又是什么样呢?

村里的老照片不多,但旧模样却深刻在老人们的记忆里。

出生于1949年的高海峰是一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人。在他眼中,村里的一条条路就好似守望者,见证着红崖村的变化: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国家好政策的帮扶下,努力奋进,向着美好生活不断前进。

在高海峰很长一段时间的记忆里,村上是没有路的。“我小时候,一下雨村里就是烂泥坑,出村只有一条走峡里的羊肠小道,两个人迎面走来都错不开肩,赶一趟集来回要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他说:“每当秋收后粮食进庄,只能人踩着及腿深的泥,一次次往家里背。”那时,高海峰是村里的民兵连长,经常帮着村民们背粮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了能多种粮食,红崖村家家户户都养上了牛,家门口、院子前、巷道口……随处可见的耕牛让村里遍地牛粪,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泥坑,这里变成了让外人避之不及的“牛粪村”。“那时,有人来村上转个亲戚,都会摇着头说姑娘不能成(嫁)过来,环境太差了。”高海峰打趣着说。

1995年,村里打通了一条往来贾河村的道路,村民出行终于有了新选择……

2003年,退耕还林的政策让村里的牛变少了……

2004年,改革的春风让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高海峰老人记忆犹新。而今年46岁的村支书阮立冬也是深有体会,作为土生土长的红崖村人,他的生活轨迹与村里的发展步伐相契合。

“我小时候村里到处都是烂泥,后面遍地牛粪,可你看看现在村里干净整洁的模样。”阮立冬说:“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就守在地里,靠着务农生活。改革开放后,实行包产到户,有村民进了城,把一些新信息带了回来,影响了村里的年轻人。”阮立冬之前一直在外面跑车,2004年之后,他每次回村,感觉都会有变化——巷道硬化了、道路拓宽了,还修建了文化广场……

红崖村变了样,变得漂亮而富有内涵。也引发了辐射效应。2014年,电视剧《苦乐村官》在这里开拍,西北小城里拍电视的消息不胫而走,打破了村庄的沉静,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6年、2017年,红崖村每年的游客量有两万多人次,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拍摄地打卡、拍照……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曾让人避之不及的“牛粪村”逐渐嬗变成了颇具人气的“网红村”。

曾经,雨后的村庄泥泞一片

土坯房已成为遥远的背影

新农村建设给力——

村民幸福感节节攀升

为了土地增产增收,过去的红崖村家家户户都养了牛

老主任”“活历史”是红崖村老百姓对75岁的潘兴国不同年代的不同称呼,虽然只担任了九年村主任,但红崖村几十年的发展史,潘兴国如数家珍。

潘兴国在1985年前后入党的,那时他刚担任了村主任一职。

在小小的农家院落里,老人开始讲述曾经的岁月:“我小的时候,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盖着芦苇,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村里之前都使用水磨,冬天经常就冻住了,人就要跟在后面打着转,一个通宵下来冻得直打哆嗦不说,最多也就能磨100来斤粮食。后来,村里通上了电,水磨、石磨才慢慢退出了大家的视野。新中国成立这70年来,我们村的变化特别大,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看到乡亲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不用愁生计;看到娃娃们一个个上得起学,能够读书认字……我打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

(下转十四版)

新闻推荐

9月21日,农发行天水市分行举办第二

9月21日,农发行天水市分行举办第二届职工文艺汇演,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行25周年。全...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