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记忆之七月初七榼“饽花”

半岛都市报 2019-08-16 00:37 大字

小河东社区居民王明伦

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饽花”是什么东西了,但是退回几十年去,“饽花”却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一种美食。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乞巧节虽然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过法又有所不同。在我的家乡,七月七不算什么大节,男人们像往常一样上坡下地,女人们则忙着将家中那些积满污垢的油瓶、落满灰尘的锅盖、菜板等家什拿到河沟里去刷洗。传说织女这天与牛郎和孩子见面时要为他们浆洗衣裳,泼下来的“天水”去污力特别强,所以人间也都跟着沾点光。这天还有两种奇怪现象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一是大多阴天或下雨,二是很少看到喜鹊。天气不好是说织女见了丈夫和孩子会喜极而泣,飘曳的雨丝便是她流下的眼泪;看不见喜鹊是因为它们都飞到天河去给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即便偶尔看到一只,也是在家留守看门的。

过七月七的时候正值暑假期间,孩子们在家闲得无聊,不管大人们忙不忙,刚吃过早饭,就缠着母亲榼“饽花”。

“饽花”是一种面食,和我们通常所吃的火烧有些类似,其制作过程是用“榼子”(一种用硬木刻制的面食模具)榼出来的。它的来历仍然与牛郎织女有关:相传当年织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天庭后,因留恋人间的美好生活,终于思念成疾,一病不起。牛郎得知后,在一位老木匠的帮助下,用木头雕刻出各种图案,在七月初七这天榼成“饽花”带给织女。那些栩栩如生的鲤鱼、猴子、知了、元宝、寿桃、花篮、树叶等人间万物,使织女见了眉开眼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牛郎和孩子们中间……

因为“榼子”需要花钱购买,所以一般的农家里只备有一两种,要想榼出更多的花样,就须到左邻右舍家借用。不过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大年五更借篦子——你使俺不使?”因此,借“榼子”的孩子得排队挨号,或是拿着自己家里的“榼子”去与人家交换。力争让自家的“饽花”品种丰富,琳琅满目。

和面、揉面、切面块、装榼子……一系列工序下来,“饽花”终于榼好了。看着母亲将它们一个个放进锅里,即使再调皮的孩子,这时候也会乖乖地坐在灶前帮着烧火。并且抽空便起身往锅中瞅瞅,问声:“还不熟?”那种急切的样子,恨不得立即将香喷喷的“饽花”衔在口中。

因为白面金贵,所以榼的“饽花”是很有限的,每个孩子能分到三五个便已十分知足。分到手的“饽花”舍不得一次吃光,常常用线绳穿起来挂在脖子上,为增加长度和避免黏连,“饽花”之间还用小段的麦秸草隔开,有的还会在下端缀上彩穗,在同伴当中“展扬”一番。个别会过日子的孩子,甚至能放上好几个月,直到“饽花”变得像石头般坚硬了,这才一点点啃着品尝……

新闻推荐

罗玉二社区:传递英雄精神接力棒

8月12日,秦州区七里墩街道办罗玉二社区妇联组织妇女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中,社区要求参学人员向革命老前辈学习,...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