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雕万琢始成器 访武山鸳鸯玉雕刻工艺师尹丽珺
尹丽珺与玉结缘,没有曲折缘由和离奇的邂逅,仅仅是因为父亲会玉雕技艺,尹丽珺便将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
“从小看到父亲在家中雕玉,耳濡目染下,便有了兴趣。”高中毕业后的尹丽珺于1992年进入天水水泥厂工作,直到2002年离开工作岗位后,尹丽珺认为“是时候将玉雕这门手艺再拾起来的时候了”。于是,尹丽珺的第一家玉器店开起来了。凭借家传的手艺,尹丽珺找到了玉雕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的早期作品风格有些青涩,不够成熟,我想既然要干这一行就要精益求精。”2008年,尹丽珺背上行囊,去新疆拜师学艺。
新疆产玉,尤以和田玉著名。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孕育出了许多玉雕大师,在没有任何门路的情况下,尹丽珺只凭着一腔热忱,踏上了去新疆的路。现在想来,尹丽珺也为当年满怀勇气的自己捏一把汗:“从来没想过会碰壁,也不怕被人拒绝,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学到本事。”尹丽珺2009年学成归来,重新踏上故乡的热土,信心满怀,在雕琢工艺和认玉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她的玉雕作品也开始走向成熟。
新疆有和田玉,天水也有属于自己的玉——武山鸳鸯玉,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尹丽珺发现鸳鸯玉的认同度还不高,作为一个玉雕手艺人,她想要让家乡的鸳鸯玉在自己的手里散发出特有的魅力。
尹丽珺巧妙的构思加上高超的技艺,让一块块看似普通的玉石拥有了自己的模样与灵魂,她的玉雕作品在参加展览和比赛的过程中,总是能惊艳亮相,渐渐为人所认可。尹丽珺的玉雕作品《团花嵌丝盘》在第十四届甘肃省《百花奖》大赛上荣获创作创新一等奖;超薄胎金银错镶嵌作品《团花吉祥盘》在2018年全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铜奖、玉雕作品《暗香》获设计创作优秀奖;以伏羲庙为灵感的玉雕作品《文明之源》获2018年第五届《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银奖。尹丽珺将代表高尚品质的玉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作品,也形成了她自己的风格。
鸳鸯玉不比和田玉那般柔韧,整体色泽偏暗,大多用于雕刻杯具或大型物件。又因为质地较软,很难精雕细琢,所以鸳鸯玉的玉件大多比较粗犷,这也便在无形中限制了鸳鸯玉的应用领域。尹丽珺不甘于家乡的玉石就这样埋没,她将手中的鸳鸯玉反复摩挲,心里想着:只有将鸳鸯玉雕刻工艺提升,雕琢出更加精致的模样,才能让鸳鸯玉为更多人熟知并喜爱。经过反复的实验,她探索出了传统鸳鸯玉雕刻技法和金银错工艺镶嵌相结合的“鸳鸯玉薄胎嵌丝”新工艺,属鸳鸯玉嵌丝工艺首创,尹丽珺也成为天水市掌握此工艺的“第一人”。
将极易破裂的鸳鸯玉雕琢至1毫米厚度薄胎已非易事,还要在上面镶嵌0.3毫米厚度的金银,远远看去,竟可以从作品的一面看到另一面透出的光,工艺之精湛,手法之微妙令人惊叹。
“为了完成这样一件薄胎嵌丝工艺作品,我废掉了11件作品,那些金丝银线是一点一点敲打进去的,稍一不留神,整件作品就废了。”经历了数十次的失败,才换来一件成功的作品,尹丽珺长舒一口气:“好在成功了,说明我们本土的鸳鸯玉也可以像和田玉那样,在新的工艺领域出色出彩。”
鸳鸯玉虽色泽较暗,但却适合做沉稳、大气的工艺造型,抓住这一特点,尹丽珺先后创作了《文明之源》《千古一谜秦俑情》等鸳鸯玉作品,收获了广泛的好评。《千古一谜秦俑情》以秦俑剪影的形式结合破裂的水晶,取义“石破天惊”让整件作品充满神秘感;《文明之源》更是将伏羲女娲的形象结合先天八卦元素,用鸳鸯玉展现出了天水的特有的伏羲文化,鸳鸯玉的深沉与厚重颜色让整件作品显得更有分量,仿佛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伏羲文化的底蕴。
“我自幼长在天水,每到初一十五就会去伏羲庙,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玉雕手艺人,我能做的就是通过作品将故乡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文明之源》这件作品能够获奖,让尹丽珺心中暗喜:我也算为弘扬天水文化做了点事。尹丽珺热爱传统,尤其是天水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她的玉雕作品还是刺绣、荷包作品,都能看出故乡给予她的灵感,而她回报家乡的方式,就是坚持用一颗恒心,细细地雕琢出心中故乡的风景。
一块仅有指甲盖大小的玉石,同样要经过画稿、雕刻、精雕、抛光等近10个步骤,到制作完成一般需要15天左右。尹丽珺说,要想雕好玉,首先要能“坐得住”,雕玉不仅消磨的是手艺人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对于耐心的考验。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机器雕刻,但尹丽珺却一直坚持每一件作品都用手一刀一刀地雕琢。“机器雕刻只要从电脑上输入画稿,就能成批量地生产成品,每件作品都是一模一样的,可我还是喜欢手工雕刻,同一件作品的细微之处还是会有差别,所以每件作品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我手雕的过程中,也为作品注入了情感与灵魂。”冬天雕玉最为困难,尹丽珺要长期将双手浸泡在冷水中,每到冬天,她的手指都会皲裂,疼痒难忍,长期下来双手变得十分粗糙,而这似乎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手艺人的“标志”。
雕好一块玉,需要有好的美术功底和审美能力,如果想要为一件作品加入内涵,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金蟾寓意着富贵缠身,竹子意味着步步高升,还有蝙蝠、葫芦、仙鹤等纹样,都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拥有吉祥喜庆蕴意的传统文化内涵。”尹丽珺将自己的作品一件件摆出来,眼中饱含温柔。几案上,她的作品细腻灵动,精致得活灵活现。
“玉是美好的象征,每天与美好的事物在一起,心境也会开阔清朗起来。”雕玉虽然辛苦,但尹丽珺甘之如饴。在不断雕琢的过程中,她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更为天水的文化所震撼,雕琢每件作品都怀着崇敬之情,融入自己的心血。
“君子温润如玉”,以玉形容君子,足以见得玉的品质,做玉如做人,与玉为伴实际是在不断地提醒着自己成为拥有着玉石一般品质的人。尹丽珺的工作室内挂着大大的“玉德”二字,她时刻以这两个字提醒着自己,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要为坚守传播家乡文化贡献一份力量。2019年“天工奖”雕刻作品大赛即将开始,这个被称为“雕刻界的奥斯卡奖”,吸引着全国的雕刻大师参加,尹丽珺也已经开始准备参赛作品了,想要争取在大赛上斩获佳绩。记者问及她此次参赛作品的准备情况时,尹丽珺却留下了一个悬念,她笑了笑说:“暂时保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文化经历了时间和岁月的洗礼,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温润如玉的品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玉的内涵仿佛包含了一切崇高且纯粹的品质,也蕴含着中国人对于美好、吉祥的祈盼与祝愿,是一份情感与心灵的寄托。
■走进尹丽珺的玉雕工作室,古香古色的韵味扑面而来,满眼的玉器散发出温和的光,工作室内摆放的玉器摆件、装饰品,几乎都出自尹丽珺之手。
鸳鸯玉上雕乾坤
□本报记者 马 楠
△尹丽珺玉雕作品一
琢玉亦是琢人心
新闻推荐
王军在成纪新城现场办公时强调 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放】8月1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带领市商务、文化旅游、财政、住建、自然资源、审计、机关事务管...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