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建车间 创业又扶贫

天水日报 2018-12-10 15:07 大字

□本报记者闫波

穿线、倒针、补针,缝纫机哒哒哒有节奏地响着……在“扶贫车间”里,一派忙碌的景象。12月8日,记者随天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麦积区石佛镇天水福志服饰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各道工序。

“这个衣服是这样裁剪的,这个款式这样打板。”记者见到福志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玉的时候,他正在耐心地给车间工人作着示范。

1999年,迫于生活的压力,年仅17岁的王志玉背井离乡,先后在广东东莞、西安等多地打零工、做学徒。24岁时,他进入了一家外贸出口公司工作,虽然收入增加不少,但一年到头,很难见到孩子和父母。偶然间听到家乡的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便萌发了带着村民共同致富的念头。他说:“回乡创业既能享受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又能让乡亲们在好时代享受政策红利,就地务工又增收,我回乡创业的愿望越加坚定了。”

说干就干,王志玉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近20年在外的摸爬滚打和不断摸索,王志玉不仅学到了一手精湛的操作技术,更是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这使得王志玉回乡创业如鱼得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今年6月份,王志玉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东拼西凑,购买了设备、修建了厂房,创办了天水福志服饰有限公司,开始招兵买马,热火朝天地干起了“扶贫车间”,也终于圆了他的创业梦。目前,该“扶贫车间”有近50名工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贫困户和陪读妇女,全部来自周边村庄。

“我的扶贫车间,采用的是订单式货源,我们只负责加工,每个公司的订单都是最少10000件起步,不仅量大而且风险小,可以大规模、长期稳定地解决农村陪读妇女和贫困户收入的问题。”王志玉自信地说。

“这种缝纫机操作相对简单,我学了一天就会了,计件给我们发工资,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关键是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贫困户闫小妹对如今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和生活很满意。

如今,天水福志服饰有限公司加工的工作制服、毛妮大衣、外贸出口水洗皮衣等成衣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地区,看到最初的投入得到了回报,王志玉更是积极的筹划着扩大车间规模,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和陪读妇女来上班。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创业取得初步成功后,王志玉更是用行动来回报社会。为了更好的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王志玉打算利用他源源不断的订单量,打造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车间,这在增加贫困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加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开栏的话:

根据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报道意见》有关安排,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属驻市和市属主要媒体,于12月8日启动天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天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采访”专栏,对记者采访的稿件进行刊发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充分反映各地各条战线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展现的新面貌、发生的新变化。

新闻推荐

乱摆摊 乱停车 养犬扰民这些行为将严整

本报讯【记者陈娟】近日,秦州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通告》,本月起至2019年...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