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丽萍:紧跟改革步伐 实现自身价值

天水日报 2018-11-28 11:13 大字

□本报记者郭琦

11月25日,刚刚参加完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全国劳模参观考察活动的呼丽萍,又同其他几位科研人员赶赴麦积区石佛镇陶沟村苹果基地培训果农。

呼丽萍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去秦州区关子镇进行培训的时候,果农们是开着三马子来接她的。“那时候,只能给镇子附近村子里的农民进行培训,要到镇上去不是骑自行车就是步行,或者坐拖拉机。现如今,教授的范围不但扩展到百十里以外,而且还能跨县跨区,农民还开着小轿车来了,说明这些年农民依靠发展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参加工作的36年里,呼丽萍一直从事苹果、大樱桃、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天水特色果品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单是每年防治苹果腐烂病及霉心病,就能帮果农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呼丽萍说她做这些并不图回报,如果要说最好的回报,那就是老百姓脸上满意的笑容。她还笑称自己现在是职业病患者,对她所从事的事业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呀,用三句话来总结,就是一谈果树就兴奋,一进果园就来电,一见同行就像见到了亲人。”

除了做果业方面的研究,呼丽萍还有另外两重身份——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教师、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她认为,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培养技术性人才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她所教授过的学生,后来有很多都考上了研究生、博士,有些成为了单位技术骨干。

呼丽萍说,她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很快乐,在田间地头帮农民解决问题,回应他们的所求所需,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她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帮助农民看紧“粮袋子”、守好“钱袋子”。

新闻推荐

■12月1日起 骑摩托车、非机动车的市民注意了天水这些地方将禁止停放

本报讯【记者甄娜】11月24日,记者在秦州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城区摩托车、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根据《中...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