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女导演的“粉与灰”

2018-05-11 13:42 大字

尽管《后来的我们》的票房问题至今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和解决,刘若英也已经凭借这部电影,登上了华语电影女导演票房冠军的宝座。

从刘若英发散开去,华语女性导演在最近几年内,虽然没有雄踞票房榜首,但一直榜上有名。

而且不光是票房,在话题讨论度和社会影响力上,华语女导演的影片也从未离场。

往前有陈冲的《天浴》和宁瀛的“北京三部曲”,近来有张艾嘉的《相爱相亲》,文晏的《嘉年华》,以及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

张艾嘉,文晏,许鞍华

这当中有家长里短,有性侵,有抗战,这些话题就像是最见厨师功力的清炒土豆丝,谁都会做这道菜,但能出好味道的人并不多。

她们没有害怕选择敏感的话题,而是将自己置于市场的洪流中,与男性导演主导的电影市场主流思维形成了微妙的对抗关系,不断用影片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华语影坛上温柔且有力的一道风景线。

但她们的作品,似乎又有着共同的缺点,制约着在她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步伐。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简单聊聊,当代华语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粉与灰”。

?粉:高票房与高话题,从未与她们远离?

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或者每一个电影从业者心中最完美的影片,就是可以票房和口碑兼收。

细数活跃在华语电影市场中的女导演,从她们手中产出了很多票房与话题兼收的电影,甚至还有很多直击敏感话题、揭开社会遮羞布的大胆之作。

先说票房。

如今刘若英已经凭借处女作跻身华语导演的“10亿票房俱乐部”,可惜因为退票风波,这个头衔喊起来并不是特别有底气。

I pick 田壮壮老师!

其实《后来的我们》在表达方式上,要比它的很多前辈强得多。而且我相信,《前任》系列吸引的是男性观众的共鸣,而对《后来的我们》颇有感触的,恐怕还是女性观众居多。

“男女通吃”的周冬雨搭配上盐系、氛围型演员井柏然,这两人加一起就圈走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女性观众的好感。

井柏然令人颇感惊喜的表现,恐怕也会进一步推动以女性观众为主体的“小奶狗”主题电影的加速出现。

如果没有退票风波,刘若英恐怕就是2018年的最大赢家。可惜,世事总是难料哦。

她接下来还有一部执导的《易副官》,不知道会不会受影响。

而上一个女性导演票房记录的保持者,是薛晓路。

2016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共获得了7.9亿的票房,在华语电影中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2013年的“北遇西”第一部,也获得了5.2亿的票房成绩。

另外一部值得关注高票房作品是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赵薇凭借这部电影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行,成为首位导演处女作票房最高的华语女导演。

赵薇的新作品《没有别的爱》,看故事梗概和卡司应该是一部靠谱的作品,可惜因为演员表中有戴立忍而遥遥无期,基本宣判了死刑。

作为导演的赵薇,我想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条路对她来说,应该不难走。

回到问题的起点,第一个做到票房破亿的内地女导演是徐静蕾。

她打造出来的作品,是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

徐静蕾执导的作品已经有8部,《杜拉拉升职记》是她作为导演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她主攻文艺片。

当年这场床戏也算轰动一时了

2004年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了当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金贝壳奖和最佳导演奖。

在成为杜拉拉之后,徐静蕾不再是“一个陌生女人”,她放弃了文艺片的领域,开始主攻商业片,然后一路走低……

不得不说,还是很遗憾的。

说完“钱”,我们再来聊聊“话题”。

华语女性导演在选择电影素材整体上,偏好女性自身和家庭元素,但在这当中也有把控力和执行力更为惊人的导演,会选择战争和历史性题材进行拍摄,比如张婉婷的《宋家皇朝》和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

《宋家皇朝》剧照,当年我爱死这部电影了……

但从整体表现来看,华语女导演在女性自身和家庭这两个话题的发挥上要更加自信。

也许是女性特有的细腻式表达与这些敏感、琐碎的话题相遇,就会变成一股温暖的泉流:温吞,但有力,甚至还能引领潮流。

比如在2009年上映,金依萌执导、章子怡监制的《非常完美》,通过两位女性主创之手,拉开了国产“小妞电影”序幕。

而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则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女强人”杜拉拉,有钱、有貌、工作能力强、还不让男人左右自己的生活的女性形象,也成为当时社会潮流追捧的对象。

有人选择制造潮流,就有人选择与潮流直接碰撞,比如带来《嘉年华》的文晏。

文晏入圈之后的作品不多,大多数时候以制片人的身份进行参与,《嘉年华》是她做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虽然说《嘉年华》的脱颖而出,有天时地利的机缘巧合,但如果电影上映前夕没有爆出幼儿园事件呢?是不是这部电影就与大众无缘了?

就算没有“红黄蓝”,也会有“青绿紫”,《嘉年华》是文晏作为女性与社会潜在恶意进行的一次直接对话。

如果说《嘉年华》的碰撞是显性的,那《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是隐性的。

“北遇西”第一部其实胆子不小,将小三上位、海外生子、非法月子机构、LGBT人群等等敏感的元素一锅端出,包装成了喜剧的模样,在打打闹闹中将导演对于当下的思考缓缓交代。

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没有遮掩

这种思考,是在当时无法领略到的,我甚至是在16年看过平庸的第二部之后,才想起第一部的自然和大胆:海清的银色头发、她作为拉拉的身份和拉拉情侣怀孕生子的情节,13年一别,再无后来者。

导演薛晓路不算高产,观众对她的名字也很陌生,但她最出名的作品人人都知道,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而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她是这部作品的编剧。

说了这么多,拍女演员最深得我心的,其实是李玉。

而且在我看来,她是最懂得范冰冰、最会拍范冰冰的人。

不论是被禁掉的《苹果》,还是范冰冰演技和颜值双巅峰的《观音山》,还是皆毁誉参半的《万物生长》和《二次曝光》,范冰冰在李玉的镜头中都是风情又美丽,还拧着一股劲。

但她拍的不止是范冰冰,更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抗。

《观音山》之后我一度以为冰冰“熬出头”了……

至于家庭话题,我首推张艾嘉。

去年11月叫好不叫座的《相爱相亲》,以一个近似荒谬的迁坟事件为导火索,娓娓道来三代人的爱情观和家庭观。

有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矫情,充满了电视剧的狗血感,但我觉得这是一部需要经过时间锤炼才能明白内核深意的家庭题材作品。

她在安排细节以及故事走向的时候,都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感性思维特征,影片中有留白和思考的空间,就像张艾嘉本人一样,根本摸不透她到底在想什么。

作为导演和编剧的张艾嘉已经活跃在影坛上很多年了,从她手中诞生过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念念》《少女小渔》《20 30 40》……

《少女小渔》剧照

我们总是强调“家”的概念,但华语电影中真正将中国人的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只服李安,现在我愿意增加一个张艾嘉。

可还有一个人,将所有的品质集于一身,那就是许鞍华。

许鞍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拍摄电影,经手的作品有70多部,也是整个华语电影圈唯一能与男性导演相制衡的女导演。

她的作品主题涉猎颇广,不论是探讨人到中年的《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刻画同性恋群体的《得闲炒饭》,还是描绘死亡悲喜的《桃姐》,许鞍华总是能在无聊的生活中发现尖锐的刺,然后用最温柔的方式反扎回去。

《女人四十》剧照

她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或者贴上抢眼的标签,她的作品就像她的人一样:表面平静,内心汹涌。

总体而言,当代华语女导演一直在用或温柔、或爆裂的姿态,在以男性思维为主体的电影市场中进行探索,摸索出一条属于女性进行表达和发声的路径。

但这路,也并没有很好走。

?灰:优秀之外仍是大片灰色的地带?

虽然华语女导演在选题和表达上都别具一格,但有时候正是她们的选题和表达方式,制约了她们前进的步伐。

比如黄真真,十年如一日打磨她最擅长的“性”题材作品,却在市场的竞争中慢慢失去了自我。

《女人那活儿》《男人这东西》等几部作品曾为她赢得了空前声誉,但近几年的《闺蜜》、疑似碰瓷的《消失爱人》将她打回了原型。

最近作品和最受好评电影简直天差地别

前面说过,女性导演最大的优势,就是颇为细腻的表达方式,但有时候也会“吓”退很多观众。

在这里,表现最明显的反而是许鞍华。

许鞍华的解题思路有时候与张艾嘉相似,令人捉摸不透。

如果说张艾嘉像是春末夏初的风,有时温柔如花香,有时撕扯如砂石,许鞍华就是海崖边的海浪。

你知道她是宽厚而包容一切的,但你永远不会知道,她的浪花会拍向哪一块岩石,磨圆谁的棱角。

她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用水果和三餐串联起两个寂寞家庭的点点滴滴;她的《明月几时有》,用简单的一蔬一饭串联起小人物和大时代之间的滚滚车轮;她的《黄金时代》,萧红肆意又张扬,却总是吃不饱……

《天水围的日与夜》

在许鞍华的作品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细节,留白是必不可少的叙事手段,而这中间传达出的意味,有人看起来是细水流长中的惊天雷,有人看起来就是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

在《明月几时有》中,许鞍华表达战争的手法,是将重点放在人“情”上。未竟的爱情,亏欠的亲情,她抛弃了宏大的战争场景,她的战争就是在空荡荡的米桶里和饭桌上,甚至就在穿着旗袍的女孩子的手提箱里。

但对于习惯了战争片就是要炮火轰鸣和血肉模糊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劲儿来得太慢了,或者说根本提不起劲儿。

但我觉得《明月几时有》最大的问题,来自主演之间的“不搭调”,如果将春夏和周迅的角色对调,我想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也许这就是迎合当下合拍片浪潮所必须接受的妥协和挑战吧

最后,在以男性为主的电影市场中,女性导演掌握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个在全球电影行业中都存在的问题,女性在电影制作工作中参与的份额十分有限,很多岗位仍存在性别歧视,比如摄影、剪辑等岗位基本与女性无缘。

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瑞秋·莫里森(《泥土之界》)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提名最佳摄影的女性摄影师,格蕾塔·葛韦格(《伯德小姐》)是有史以来第五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导演。

在固有思维中,人们看到女性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她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而不会想到她的职业。

霸气如大魔王,也被问过这样的问题

比如张艾嘉在接受访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导演是一个非常自私的状态,在那个状态下,脑子里必须是‘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镜头\’,如果这时候你还想着家里有小孩、老人、老公要照顾,你是做不好的。”

“所以我做导演的时候很自私,这一点我很感谢我的先生,他给我很多支持。但我拍完电影回到家庭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很投入的家庭主妇。”

她刻意强调的“我回归家庭的时候是一个好主妇”让我非常心疼,我不记得哪个男导演强调过自己回家后是一个尽职的丈夫,相反的是,很多与男导演结合后的女演员,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就像李少红在准备做导演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崩溃大哭好几天,“但孩子还是要生,(我们是)女人呗”。

所以,我敬佩所有走进电影领域中的女导演。

而且很多时候她们并不是为了票房而拍,只是为了单纯表达,只是为了拍一部电影。

张艾嘉就说过,“如果一切向钱看,何必拍电影,不如做商人”,而正是有着这样“不为钱”的傻子的存在,我们才有幸看到更多温柔、细腻的作品。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许鞍华、陈冲、薛晓路、张艾嘉、徐静蕾、赵薇、刘若英、文晏、张婉婷、李少红、宁瀛、李玉……

但她们同时也在消耗着自己,不论是电视剧领域的杨洁导演,为《西游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还是已经71岁,仍说着“我也不是刻意去做特别难的东西,我只是去做我喜欢的东西,但是肯定要付出代价”的许鞍华。

感谢她们不计一切代价的付出,为华语电影带来不一样的声音和色彩。

最后,期待陈冲自编自导的新作《英格力士》。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新闻推荐

感情不和夫妻离婚对簿公堂索要彩礼

本报讯【记者景春燕】秦州区平南镇一对年轻男女结婚不久就经常为琐事争吵,女方为此将男方告上法庭,请求与男方离婚。男方虽同意离婚,但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秦州区人民法院日前成功调解了这起“离...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