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灶上话丰年
□本报记者王雪梅
近日,麦积区五龙镇山坪村村民巩世斌的第七坨豆腐热腾腾地出锅了,和其他几坨还冒着热气的豆腐一起被晾在了新房院子里,面对一坨坨豆香扑鼻、软嫩洁白的豆腐,站在一旁进行技术指导的老豆腐匠陈永平对这个因常年务工改变家境却又不忘传承传统手工浆水豆腐制作工艺的小伙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38岁的巩世斌在2014年就盖起了新房,新房大小有15间屋子,太阳能、水冲式卫生间、晾晒阳台一应俱全。盖新房、添置家具等前后共花了23万多。“之前家里是泥坯子搭起来的简单棚子,特别破,用的椽都是歪脖子树。不怕笑话,娶媳妇时,家里只有50元钱,向邻居借了一些才把媳妇娶进门。后来盖房时借了十多万,这才把房子盖起来。农闲时外出务工挣钱,农忙时回来帮家里人务农。”巩世斌说,他近几年都是两头跑,务工、农活都不耽搁,今年欠款都已还清,自己还能剩一些,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年前做豆腐是必须的,有豆腐才像年。”巩世斌一边忙活一边说,年前最忙的事除了办年货就是做豆腐了。在交谈中得知,巩世斌除了给自家和兄弟家做豆腐外,还会帮缺少工具和没有劳动力的邻居做几坨,所以在村里人缘很好。
记者了解到,山坪村有好几位以手工豆腐为业的村民,凭着好手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致富不说,还供出了大学生。要说口碑好且技艺精湛的当属指导巩世斌做豆腐的陈永平莫属了。
76岁的陈永平卖了一辈子的豆腐,在65岁时因腿骨骨折才正式歇业,要说最让他骄傲的就是用卖豆腐的钱供出了山坪村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这也给村里立了重视教育的一个榜样。近年来,村里的大学生逐年增加,有的更是考上了重点大学。
“我觉得,人生美事无非是自己培养了个大学生儿子,而儿子又娶了个大学生媳妇,今年又给我添了个大胖孙子,我老汉这辈子算是圆满了!”说着,陈永平开心地大笑了起来,在豆腐热气的掩映下,这位将近杖朝之年的老人显得精神矍铄。
新春来临,在豆腐灶前忙活的巩世斌和陈永平的付出都将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在有豆腐才像年的这个小山村里,一坨坨热气腾腾的豆腐,成为新年里一道年味浓郁的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姬旺芳】2月2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市妇联、市建设局将命名美丽庭院示范村20个、示范户100个,表彰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先进集体10个、创建工作先进个人10人,...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