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建设作贡献——记天水峰峰果农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余碧波
“从9月中旬开始,苹果进入了销售期,我每天从早上7点多一直忙到凌晨二三点,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二三个小时。虽然很辛苦,但苹果能远销,我觉得很值。”10月31日上午,当记者在秦州区皂郊镇袁家河村峰峰生态园家庭农场见到尹峰时,他正在树上采摘苹果。
今年32岁的尹峰家在袁家河村尹家寻,现任袁家河村团支部书记、峰峰生态园家庭农场场主。
2005年中专毕业后,尹峰在江苏昆山盛旺汽车零部件(昆山)有限公司工作,因其勤奋好学,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晋升为工程师,由于业绩突出,连续两年获得公司年度嘉奖。
2009年10月,尹峰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疾病发作,生活无法自理。尹峰放心不下父亲,请假回家看望,最后,只能辞职。
“回家后,我一片茫然。工作没了,可生活还得继续。”2010年,尹峰看到周边地区农民因种植苹果发家致富后,他便决定种植苹果,发展水果产业。为了种好苹果,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并通过互联网学习苹果种植技术,从翻地到挖苹果的定植坑,他都亲自动手。就这样不分昼夜,经过长期摸索,他由一名门外汉成为苹果种植的土专家,栽植了20亩苹果。
在尹峰的带动和鼓励下,全村发展起了苹果产业。现在村上共有苹果1500多亩,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有三四家。其中,卓家坪自然村去年苹果产值达200多万元。
2014年是尹峰新栽苹果结果的第一年,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苹果运到之前他上班的地方卖。“我通过这两年观察发现,我们这里有些收购商故意压价,致使苹果一直卖不出高价格,所以我把自己的苹果先装箱,又收购了村里的一部分苹果,装了一大车拉到江苏去卖。”经过33小时的长途运输,尹峰终于到达了江苏昆山,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以5元一斤的价格批发给当地的水果商,小赚了一笔。回家后,村里人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出行,让尹峰认识到,在外地,很多人不知道花牛苹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家乡的苹果在外地不但卖不出高价格,还得不到认可,这让尹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成立峰峰生态园家庭农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
由于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产量逐年增加,原先通向果园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2015年,在尹峰的带领下,大家筹资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修缮了到果园的路并将其沙化,解决了苹果运输的难题。当年下半年,他又争取镇政府的项目,修筑1000米的护村河堤和200多米的过水桥面,保证了沿河两岸房屋的安全。
苹果树多了,肥料又成为一个大问题,尹峰想到了养猪建沼气池,发展循环经济,不到一月时间,一座能养50多头猪的猪场已经建起,并逐渐扩大规模,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绿色现代化农业。
尹峰是村上的农技员,但感觉人单力薄有时忙不过来,为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他于今年3月份成立了天水峰峰果农志愿者服务队,和20多名志愿者对附近的果农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购已是现代人消费的主要渠道。参加完几次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后,尹峰心里萌生了网上卖苹果的想法,第一次在朋友圈发图片后就有朋友购买。尝到甜头的他再次学习网购经验,先后通过点赞加好友送苹果的方式,联系了好多水果代理商,通过代理建立了微信分销系统,统一包装,统一发货,统一售后,销量一直比较稳定。
尹峰告诉记者,为了让客户收到货的时效能够保证,服务队今年成立了皂郊电商联盟,把镇上做电商的人集中起来联系快递签订协议,一起发货,这样解决了快递的时效和价格问题。
“接下来我还要注册一个品牌并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带动我们村及周边群众发展经济。”尹峰说,他现在的心愿是使乡亲们也过上好日子,鼓励更多的返乡青年为家乡建设作贡献,把家乡的苹果更好地宣传、推广出去。
新闻推荐
通讯员麦轩苹果收获季,在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该基地产出花牛苹果18万吨、销售收入达6.3亿元。小苹果催生大产业,如今苹果树已经变成了麦积区群众的“...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