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流浪动物绝育基地:让流浪狗越来越少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街上、小区里总会出现流浪狗的身影。或在垃圾堆里觅食,或三五成群满街乱窜,既打扰居民的生活又影响市容市貌。如今,流浪狗的问题并非只困扰天水市,狗患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梦魇,过度繁衍的流浪狗已成为城市之痛。
8月5日上午9时,随着第一只流浪犬被推进位于秦州区北山周家山流浪犬绝育基地的手术室进行绝育手术,标志着西北地区首个流浪犬绝育基地在天水市正式运营。
□本报记者余碧波
8月12日下午,记者在天水一念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小熊的带领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驱车来到秦州区流浪动物绝育基地,还未进门,就闻狗叫。
“这些小家伙听见我来了,大老远的在欢迎我呢。”一说起这些流浪狗,小熊眼里充满柔情。当她打开铁门后,七八只狗摇晃着尾巴扑向小熊。
“这只狗是个‘小赖皮\’,关都关不住,只要一动它,就要躺下和你玩。”说完,小熊怜爱地拍了拍一只身上带有黑色斑点的小狗,小狗顺势躺在小熊身边打起滚来。“这些狗以前都被人喂养过,所以特别黏人,渴望得到人们的关爱。”说话间,小熊已麻利地穿好水鞋、带上手套,拿起一把铲子,铲起了地上的狗屎。
记者在基地看到,这些曾经流浪的狗正悠闲自在的生活着,有些爬在院子里晒太阳、有些在犬舍里进食。做过绝育手术的狗儿正在隔离区安然休养。基地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也各尽其职,有些在冲洗犬舍、有些在消毒、有些正在给狗打防疫针。在这里,能深刻地感受到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据了解,在秦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三创办”、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位于北山周家山的“秦州区流浪动物绝育基地”于今年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该基地是天水市首家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流浪动物绝育管理机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设有工作区、犬舍区、隔离区、手术区、种植区及休息区六个部分。狗舍区由10个6平方米的钢构房屋组成,最多可一次性容纳200多只流浪动物。目前,已收容流浪狗60余只,每天可以完成10余台流浪犬的绝育手术。
基地秉承“保护环境、控制源头、珍爱生命”的宗旨,积极推行动物绝育计划,采取“临时收容、人工绝育、爱心领养”等措施,在对流浪动物进行健康检测、强制绝育后,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免费领养,通过控制流浪动物繁殖数量,提高流浪动物生存质量,逐步实现改善城区坏境卫生,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
“在完成隔离检查等前期工作后,从8月5日起截至12日,我们已经给24只流浪狗做了绝育手术,经过一个星期的消炎、观察,发现做过手术的这些狗现在都恢复的挺好。”在小熊的带领下,记者在隔离区看到,做完绝育手术的小狗身上都涂有红色标记,右耳正前方打有三角形小孔。
“红色标记和打耳标是用来区分哪些做了手术,哪些没做手术的。”小熊说。
这些流浪狗被收容到基地后,先做隔离检查、然后再体检、消毒、打防疫针,整个程序完成后才能做绝育手术。做完手术的小狗如果有人要收养,先要挑选主人并不定期的进行回访。
“即使没人收养,这些做过绝育手术的小狗放出去也不会再繁衍后代,给它们做了绝育,就可以不让它们世世代代流浪,这样从源头上控制了流浪狗的增多。”小熊说。
近年来,流浪动物的过度繁殖,在恶化其生存环境、影响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控制措施就是为流浪动物做绝育手术。其意义在于有效控制流浪动物的繁殖数量。
据了解,一只雌犬和它生产的后代在6年内可陆续繁殖67000只子犬,繁殖速度惊人,如果任由流浪动物自由繁殖,将会给社会、人类和流浪动物本身带来巨大灾难。研究表明,连续、过度的生育繁殖会使动物身体器官的老化加速,增加患病可能,缩短动物寿命。而绝育手术可以使动性情变得温顺,减少互咬、嚎叫等扰民现象的发生,从而也能降低受伤、受虐、被撞等风险,让它们更快乐、更健康地生活。
绝育可有效控制流浪动物繁殖数量
让流浪狗不再“流浪”
当听闻天水市有了流浪动物绝育基地后,市民都为这一做法叫好。
“以前对待流浪狗不是捕杀就是驱赶,我不爱狗,但我也不主张伤害狗,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们做绝育手术。”市民张女士说,她所居住的小区有七八只流浪狗,一到晚上,只要其中的一只狗叫,所有的狗会跟着叫起来,吵得人睡不着觉。而且这些狗的繁殖能力很强,时不时小区里就有小狗出现,现在给流浪狗做了绝育手术,最起码能减少“流浪二代”。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对流浪狗的看法存在差异。
家住秦州区岷山路的王女士说,流浪狗对大人的影响不大,毕竟大多数流浪狗脾气还比较好,不会主动向人挑衅。但对孩子来说却不一样,一旦大人一时没有照看好,那就会比较危险。
“我们小区就有很多流浪狗,小孩子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他们对动物的危险性也没有什么认识,如果大人没注意到,他们就可能上去跟狗玩,一旦把狗给惹毛了,被咬一口那后果就严重了。”王女士说,相对于家养的狗来说流浪狗更加危险,毕竟家养的狗还会打疫苗,主人会定期给它们洗澡,也比较干净,而流浪狗根本没人管,是否有病也不得而知。而且一旦被流浪狗咬了,也就只能自认倒霉。
“我家现在养的狗就是从街上捡的。”市民赵女士说,有一次她开车上街时,看到一只刚出生几个月的小狗在路边转悠,当时也没当回事,可当她经过的时候,小狗突然钻到她车底了。“当时害怕压着它,就停下来把它从车底抱了出来,看那小狗挺可爱的,就问了下周围的人,在知道这是流浪狗的时候,就决定抱回去养了,这毕竟是一条生命啊,怎么就能随便扔掉呢。”赵女士说,现在天暖和,这样的小狗在外面还没事,如果天冷的时候,估计几天就不行了。
而有的市民对流浪狗却深恶痛绝。市民周先生说,家养的狗在被主人带出来遛时,通常还拴着,没什么危险性,而流浪狗处于无人看管状态,一旦发起狂来,根本没人管得住。“而且它们的卫生状况也很差,还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现在天水市成立流浪动物基地,最起码能减少一部分流浪狗。”
记者在秦州区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秦州区豢养犬只数量已达10000只以上。
流浪狗隐患多市民为这一做法叫好
管理犬类不是赶尽杀绝,但也不是放纵无为。”采访中,秦州区执法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上流浪狗日益增多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首先,部分养犬人自身的素质较差,出门遛狗不带狗链。有的人当狗出现疾病或者遭遇车祸后便无情抛弃。其次,狗的繁殖能力很快,今天遗弃一只狗,明年就是数只狗。“最后一点也是抛弃爱狗最常见的‘理由\’,家人怀孕或者有小孩。”该执法人员说,狗会有寄生虫也就是弓型虫会传染给孕妇,但是狗并不是弓型虫的最终宿主,只要平时注意给狗清洁就行。如果家里地方够大,并且有其他人可以照顾狗的日常排便,家人怀孕期狗是没有必要送出去的。
据了解,为了促进依法、科学、文明养犬,区执法局通过“三个强制”进一步规范犬只豢养管理工作。2017年,秦州区执法局采取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犬只户籍登记制度和流浪犬强制绝育制度,规范养犬行为,完善犬只档案,推行人工绝育,开展集中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犬只管理实行电子信息备案制度,促进科学文明养犬。采取强制免疫、强制“办证”、强制年检的措施,对于已办理了《犬只豢养证》的,区执法局每年将集中组织一次年检。
“为了落实源头治理措施,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区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多方协调、实地调研,从源头控制入手,建立了流浪犬收容绝育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实施强制绝育的流浪犬,区执法局还将积极宣传让爱心人士领养,并通过签订《犬只领养协议》,填写《领养犬只回访记录》等方式,弄清去向,杜绝遗弃,控制繁殖。”该工作人员介绍道,为全面治理“犬患”,有效推进流浪犬强制绝育工作,区执法局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建立了“流浪犬月整治”机制,每月从各执法中队抽调精干队员,以广场、公园、市场、天水湖,渭河风情线及居民小区等区域为重点,组织一次集中抓捕行动。对抓捕的流浪犬,集中送往“秦州区流浪动物绝育基地”,在进行隔离检查后,对健康犬只注射疫苗,实施人工绝育手术;对野犬、恶犬等存在伤人倾向或携带传染疾病的狂犬等,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此达到改善城区环境卫生,促进人犬和谐相处的目标。
“基地一个星期能做20台绝育手术,一个月就能做80至100台手术,一年就能做1000多台手术。也许我们第一年感觉不到流浪狗数量的减少,那么三至五年后将达到控制流浪犬逐年递减的峰值期,此后流浪犬数量将逐年递减、直至消除。”该工作人员说。
“流浪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在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的同时,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广大市民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逐人逐户做好宣传,引导市民科学规范养犬;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政府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犬只管理工作,促进依法规范养犬,努力为广大人民和群众营造幸福美好、安全卫生、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该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姬旺芳】近日,麦积区举办了花牛苹果现代栽培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特别邀请国家、省、市果树专家传经送宝,“把脉”花牛苹果现代栽培技术,确保花牛苹果丰产增收。近年来,麦...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