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共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正茂

天水日报 2017-07-28 11:40 大字

去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意见》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组织部门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充分认识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意见》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党中央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对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日益浓厚,我国人才事业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上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而《意见》的出台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破除了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设计了蓝图。

(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习总书记说:“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那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那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需要有强大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的人才总量已经超过1.2亿,可以说已经是一个人才大国,但人才大国不等于人才强国。而《意见》的出台必将有力推进人才强国建设,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奠定重要基础,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必然要求.。《意见》着力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一切社会活力从根本上讲是人的活力,尤其是人才的活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首先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这也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主线。正像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说的那样,“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让人才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干扰,也给全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只要你付出劳动和汗水,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人人都可以成材,人才都有机会尽展其才”。因此,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促进人才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稀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长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制约了人才事业的发展。而《意见》的发布对于我们破解当前人才领域的困境非常及时。《意见》作为我国第一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我国当前人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克服利益格局掣肘,在人才管理、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人才工作发展“开方抓药”,也为我们放开政策束缚,打破制度羁绊,做好今后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天水市全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天水市立足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把人才作为后发赶超、转型跨越的第一资源、第一优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充分释放人才活力,聚集用好各类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凝聚思想共识,努力营造尊才爱才社会环境。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看齐意识,积极行动,促进《意见》入心入脑、落地落实。深入学习增强自觉。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对《意见》全文和全国、全省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有关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了系统学习,并召开座谈会,深入研讨天水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了抓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了“天水要发展、人才须优先”的第一资源意识。全面对标细化承接。专门成立课题组,深入县区、企事业单位和培训机构等用人主体调研,出台了天水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破题指向,直面全市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配套制定分工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成6大项43小项,确保实施意见目标明确、责任明晰、有人抓、能落实。完善机制聚集合力。对接中央《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定期报告和信息报送制度,坚持实行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同部署、同推进,通过考核“指挥棒”,进一步完善了党管人才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格局。

(二)构筑政策高地,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工作环境。准确把握人才工作规律,紧扣人才培养培育、引进开发、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出台含金量高、能落实、可持续的政策措施,引导群贤毕至、帮助才尽其用。坚持在“育”上下功夫。创新“人才+扶贫、+项目、+产业”等多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无缝连接”。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对人才工作的拉动作用,成立“中国绿色催化专家智库”,举办智库首届“麦积山论坛”,邀请何鸣元、李灿等12位院士来天水市讲学研讨,使本地人才与高端前沿对接,产生了良好反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每年有计划地对重点人才培训一次、三年轮训一遍。同时选派134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促进了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坚持在“引”上补短板。针对天水市部分行业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现状,坚持以用为本,建立集中引进、项目合作、短期兼职、挂职服务等多形式的人才引进机制,汇聚各方英才来天水创业发展。结合重点产业发展,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面向全国集中引进各类紧缺、实用人才665人,其中硕士以上461人、副高以上13人。指导鼓励华天电子、长城开关等企业成功引进朱文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卡尔(英国外籍专家、省政府敦煌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83人,李六军(深圳赛意法公司原副总)科技创新团队等7个研发团队,大幅提高了企业科研开发和创新竞争能力。坚持在“用”上动真情。围绕脱贫攻坚,选派3036名科技人才到10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智力帮扶,把***一线作为人才培养锻炼的“大熔炉”,让实践成为人才成长的“第二大学”。组织各类专家与青年技术骨干结对子、传技能,通过“师带徒”,促使其尽快成长。注重“赛场选马”,连续四年举办天水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农业科技推广能手技能比赛,评选出省级技术能手102名,25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取得职称资格。加强市级领军人才和专技人才团队建设,通过动态调整、定期考核,促使在各自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成2.2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大厦,创建46家国家、省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工程实验室,打造了“海林轴承”、“长城电工”、“伊香拉面师”等知名品牌,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强化服务保障,全力营造安心安业生活环境。主动摆正站位,从人才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的入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急事难事,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设身处地搞好服务。建设“凤凰公寓”和100套人才周转公寓,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慰问专家制度,近5年来组织专家体检725人次,组织优秀人才外出考察和疗养127人次,解决了一大批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消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真金白银帮扶创业。大力实施“成纪之星人才扶持计划”,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每年从人才基金中拿出100万元扶持2个县区、2个市直部门、4户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和基地项目建设,帮助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人才专栏”、“人才风采”专题专栏,大力宣传人才理论、人才政策、工作动态和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向人才看齐的浓厚氛围。

三、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虽然我们在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与全市加快发展的需求相比,与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相比,还存在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还不优化、人才主体作用发挥不平衡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发挥组织部门党委核心部门的职能,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好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发挥“四管”职能,切实履行责任义务,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集聚用好人才。

(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人才“创业沃土”。按照省委“以完善交通设施为先导,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电工电器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和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陇东南协同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从制定有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入手,建立涵盖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激励、评价、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逐步形成完整配套、上下衔接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专题培训班、资助优秀人才外出深造、加强人才实践锻炼等形式,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产业发展,在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自主培养一批省内外有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认真总结全市集中引才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引才方式,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通过项目合作、聘请兼职、技术入股、人才租赁、成果转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各类人才纷至沓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贮备。加大人才创业发展扶持力度,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全市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切实把区域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竞争优势。

(二)提高服务水平,形成集聚人才“强大磁场”。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搞好协调服务,突出发挥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调动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为官必为的意识,转变服务人才方式,改进服务人才手段,丰富服务人才内容,为人才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在户口申办、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为人才广开绿灯,及时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工作生活更加体面舒心,彻底打消人才后顾之忧。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慰问专家、定期疗养考察、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激发高层次人才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人才主人翁意识,提高人才社会认同感,进而形成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发展的磁场效应,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三)营造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从破除陈旧人才观念入手,把人才资源列为各类资源开发之首,做到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发展,推动工作优先推动人才工作,使人才优先发展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把“科学人才观”理论武装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着重从“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抓起,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推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回报,持续不断地增强人才工作合力,为把天水市建成区域人才智力高度集聚、科技金融高度融合、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高地”营造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循环农业与设施蔬菜实现新突破——秦州区农业农村工作“大查大比”活动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洪野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强起来,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最终目标。秦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该区70.41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有45.89万人,在2400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农村覆盖了绝...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