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椒香浓 平川区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侧记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8-04 00:38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马军华

七月的平川,生机盎然。走进共和镇常崖村连片种植的花椒基地,一簇簇红色的花椒挂满枝头,映红了漫山遍野。

椒农张学龙和几户贫困户正在忙着打理多余的枝丫、清理杂草。“我们引进的都是品质优良的花椒苗,结的花椒肉厚饱满,籽粒圆实,质量上乘,而且今年光照充足,雨水充沛,花椒树长势好、挂果多,我们这里的花椒遇上了丰收年。”张学龙乐呵呵地说道。

原来,他家20亩花椒树今年是第一年挂果。以前他家都是种植小麦、胡麻等传统农作物,在一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上,听授课老师讲种植花椒树收入比较好,在甘谷那边1亩地收入能达几万元。后经多方考察与实地察看,2017年,村上通过协调沟通,争取到花椒苗1万株,在全村大力推行花椒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常崖村的花椒种植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希望。

作为最早一批试种花椒的椒农,张学龙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离张学龙家花椒地的不远处,村民张耀义家的7亩花椒树今年也开始挂果。老伴李兰秀高兴地说:“按照今年的长势,花椒收入一定非常可观。一棵树上可以摘5斤花椒,明年的收入就更好了,能达到三四万元了。”截至目前,共和镇常崖村共种植花椒树千余亩,参与种植群众120户,预计产值将达375万元。

共和镇常崖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志鹏说:“常崖村从2017年引进花椒种植,今年已经达到1000余亩,基本上达到了规模性种植。今年我们还成立了花椒种植合作社,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明年我们计划给花椒树压滴灌,铺地膜,提高花椒产量,增加群众收入。”

共和镇把花椒产业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着力打造花椒示范基地,通过科学规划,邀请农技专家指导,逐步淘汰老树种,不断引进高产新品种,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杜绝年年栽树不见树的问题。同时,依托致富能人、花椒种植大户,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实地实训实教等方式,从技术、贷款、保险、销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做优做强花椒产业,加快产业发展升级。

近年来,平川区始终把特色产业作为富民强农的重点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的原则,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优化种植结构为动力,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积极加大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发展果、薯、蔬、花椒、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生态、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农产品。同时,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把农产品做出特色,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围绕“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定位,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实现产销两旺,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走基层 看民生】增收路上花相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月季花开正浓时,走进甘谷县实验月季园,各色月季竞相开放,芳香扑鼻。“这个是藤本月季,白银客户定了...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