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蒌结出“脱贫果” 大石乡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太湖周刊 2020-04-03 10:08 大字

融媒记者:刘辉叶玲玲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时。近日,记者行走在大石乡的田间地头,只见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浪潮。借着产业扶贫的春风,该乡村村种起瓜蒌,拓开了致富门路。小瓜蒌变身“金瓜瓜”,牵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贫困群众的“小日子”美起来,特别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

在大明村牛月岭的田地间,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瓜蒌苗经过一冬的孕育,纷纷从土里探出头来,恣意地吮吸着轻柔的阳光,欢快地拔节生长。那一片片绿色,给大地带来了无限希望。

今年75岁的村民欧阳生水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正在给瓜蒌除草、修苗。

“草要除干净。看,这一棵长出了好几根苗,看哪一根苗最壮实,就留着,其他的都要掐掉。然后将细绳插在瓜苗根下,将苗绕在绳子上。这样,苗就会沿着绳子往上长。”欧阳生水熟练地修苗、牵藤,笑着说,“都是干了一辈子的庄稼活,不累。不懂的地方,还有乡里的技术员过来教。干得挺有劲!”

据该村党总支委员欧阳其峦介绍,这个叫牛月岭的地方,之前因为灌溉难、水稻产量不高等原因,成为“撂荒地”。正是乡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广瓜蒌种植,才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去年,村里便在这一片发展了60多亩瓜蒌。

“按照他们瓜蒌种植的经验,第一年的产量稍微低一点,到第二年亩产就可以达到300斤,按市场价15元来计算的话,1亩的产值能达到4500元。而种植水稻最高产量的时候也只能产生1500元的效益。这样,一亩地就多了3000元的收益。”欧阳其峦在瓜蒌地边算起了经济账,“我们今年准备扩建60亩呢。然后想在瓜蒌架下养点土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来这里做工,增加收入。”

大明村跳出传统农业框框,在去年发展瓜蒌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规模,发展特色农业,这只是该乡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大石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水稻、棉花曾是该乡的主导产业,但传统种植模式单一、土地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一瓶颈,该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换思路,创新思维,抓住产业扶贫的大好机遇,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实践探索中找准支柱产业,力推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改变了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引导农民从传统低效的粮食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发展效益农业的路子。

创新模式实现多赢

“眼前的这批草鹅有2000多只,再过十多天就可以出栏了,按照平均一只草鹅15元钱来算的话,有3万多元钱的收入。”在田祥嘴村的瓜蒌基地旁,一群草鹅悠闲地或踱步、或觅食、或卧在地上小憩,听到人声,纷纷扑腾着翅膀,嘎嘎嘎欢叫着跑起来。该村村委会文书查余应是个创业能手,在瓜蒌地里养草鹅,便是他最先想到的。“一开始种植瓜蒌的时候,地里杂草较多,人工除草费时费事,因为有养鹅的经验,知道鹅喜欢吃草。村两委成员一商议,认为在瓜蒌地里养草鹅应该是个好办法。经过尝试后,发现这个效果非常好。鹅吃草,省了人工。鹅粪回地,肥了瓜蒌,少了污染。而且瓜蒌地里放养的草鹅相比同等的饲料喂养的草鹅,肉中的微量元素更容易让人体吸收、消化,在市场上市后供不应求。去年,我们村的草鹅收入就有20多万元。”

“瓜蒌+草鹅”,看上去有些混搭,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种养结合的形式既有利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长短结合的形式,发展了林下经济,进一步提高了土地附加值。

该村贫困户吴的学负责看养草鹅,因为有了这份工作,已光荣脱贫。“一年固定工资18000元。以前年年是借债过日子,现在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村里发展经济,给我们贫困户是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到瓜蒌地里来做工的,还有其他贫困户呢,都能挣钱。”

正是家门口有了产业基地,强大的磁场效应也显现出来。如今,这一个个基地,成为创业能人展示的舞台,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平台,也让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其中瓜蒌总产量有1万斤,因为受疫情影响,价格比以前有所低,也达15万元;养草鹅35000只,收入是25.1万元;其他的是光伏等方面的收入。”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则胜喜滋滋地说,“村里有了资金,可以办一些想为老百姓办的事。比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以前干不成的,现在有底气了,可以干起来。村里有了产业基地,也为老百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在这里务工不仅能增加收入,还可以相互交流、增进感情,最关键的是革除了陈规陋习,打牌的明显少了,大家从思想上、精神面貌上得到了很大改变。”

扶贫产业扶起来的,不仅仅是产业本身。一个产业,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贫困群众的致富之门,打开了村集体经济的增收之门。随之带来的,是干群的心更近、情更深、干事创业劲头更足。

三大杠杆撬动发展

种瓜篓看似是件小事,然而,要将小瓜蒌做成大产业,资金投入、政策推动、技术支撑,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大石乡如何在这些方面破题呢?

2019年,文桥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搭起瓜蒌架,安上滴灌设备,购入瓜蒌苗,发展了50亩瓜蒌基地,获得十几万元的收入。

“原来我们是苦于没有钱办事。想发展产业,没有资金投入。现在有了产业扶贫资金,我们将这笔钱投下去,起到了一个撬动作用,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一定会将产业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该村村委会主任余志华说。

据了解,去年,该乡整合县产业发展资金、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县域结对帮扶资金、资产收益项目资金、革命老区产业发展资金等资金,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30万元,支持各村发展产业,让村里尝到了“甜头”。

当天,东湖村瓜蒌基地上格外忙碌,有的开动挖机开辟新基地,有的打宕,有的施肥,有的在老基地上修苗,真是“农家三月无闲人”。

“这个打宕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20到30公分,在底下最好填一层细沙,便于这个苗生根。下一步在栽苗的时候,要注意盖土,尽量用碎土覆盖。”正在为村民传授技术的,是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顾大中。他介绍,“为了帮助各村发展好瓜蒌产业,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安排了专门的技术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主要是帮村里制定规划,选取品种,设计田间实施方案,包括布局;产中是指导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后则是联系深加工、销售事宜。通过这两年的种植,现在不少村都有了自己的土专家呢。”

产业扶贫,销路先行。产业做大了,为走出产量高收益小的“怪圈”,大石乡还真动了一番脑筋。之前,各村自找销路,有的与县外的公司采用订单模式合作,有的通过朋友或扶贫单位推销产品。产品是销出去了,但因为没有专门的市场对接,卖不上好价格不说,还常受制约。该乡党委认真考虑,多次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今年提出了“五统一”思路,

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依托9个村的村集体合作社,成立一个全乡的联合合作社,村级合作社重点放在生产上,联合合作社最后发挥龙头作用,负责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全乡打一个品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联合合作社对村集体合作社的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确保村集体合作社的收益。

“乡里确定将‘瓜蒌+草鹅’作为我们\‘一乡一品’的主导产业,然后引导各村都朝这个方向发展。乡里成立了产业审核组,对每一个村里申报的项目逐个进行审核,要求各村要围绕乡里的主导产业来发展,以保证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乡里对各个合作社的资金也加强了管理,确保每一笔产业扶贫资金都真正用在产业发展上。”该乡政府乡长殷艳玲说。

该乡党委书记查乐平表示,为了发展好全乡的主导产业,乡里拿出了“真金白银”助力。为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乡里拿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奖励办法,就是将村干的绩效工资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成效直接挂钩,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为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乡里将各级的帮扶资金、专项资金进行充分整合,建好相关配套设施,减轻村集体合作社的压力,同时重点扶持能干事、会干事的,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一个鲜明的导向,真正做到了真干真支持,不干就不支持。为解决好“增产也要增收”的问题,乡里根据这几年产业发展的形势变化,特别是现在到了一个大的转型期,预计今年村集体的瓜蒌基地面积可达近2000亩,瓜蒌产量可达30万斤,规模上去了,产量增加了,优质产品的价值必须显现。为此,我们拿出了“五统一”措施,就是要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让村集体合作社吃下“定心丸”,同时通过联合合作社打响我们的生态品牌。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大石乡的产业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大石乡通过“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开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新闻推荐

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对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进行公示的公告

全国安康杯组委会拟表彰一批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作出积极贡献、具有广泛影响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现...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