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的美丽“蝶变”

甘肃日报 2019-08-08 06:06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雅琴

中岔村,是甘谷县八里湾镇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因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农民曾一度过着贫穷的日子。

近年来,中岔村鼓足干劲,乘势而为,做活生态、产业、文化三篇文章,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发展致富产业,厚植农耕文化优势,成为甘谷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样板。

乡村景色美

盛夏七月,记者走进位于甘谷县北部山区的中岔村,一片片绿树将村庄掩映其中,一条条水泥路格外整洁,新砖房青瓦白墙,景观长廊依山建造,青年们在田间劳作,老人们在文化广场旁的大树下乘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田园图。

“过去,村里到处都是柴草、粪堆,凌乱得很。现在绿化好了,环境美了,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感觉村里和城里一个样。”村民程守荣一边乘凉一边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中岔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厕所革命为切入点,拆除“空心房”和危旧墙,清除了230余吨建筑垃圾,采取项目争、财政补、群众筹的办法,整合资金310万元,硬化道路,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幼儿园、文化广场、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村内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乡亲心里美

今年40多岁的王小芳,平常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去年5月,村里成立了地毯加工扶贫车间,王小芳早早报了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现在她已成了扶贫车间的生产能手。在扶贫车间上班之余,王小芳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这是村里为她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见到她时,刚在打麦场忙完的她一边抹着头上的汗珠,一边笑着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庄稼人又不怕吃苦,只要勤快些,日子肯定能过好。”

在离地毯加工扶贫车间不远的地方,就是前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家家户户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优势,头脑灵活的中岔村村民程建林继承了老一辈人的手工制粉手艺,带动村民创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制作手工粉条带动群众致富的脱贫路。“手工粉条韧性好,口感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去年我们生产的粉条早已销售一空,仅加工粉条一项,每户村民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程建林介绍说。

通过有益尝试,中岔村的富民产业已初具雏形,粉条、地毯加工车间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乡亲们实现了照顾家庭、务作农活、打工挣钱“三不误”,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人文底蕴美

中岔村因拥有甘谷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堡而闻名。为此,村里依托古堡推动乡村旅游,以不破坏历史遗迹为原则,将古堡规划设计为“一堡三院”。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维修加固了古堡,修建了中岔文化园,扩建乡村文化大舞台,新建农耕文化博物馆,厚植农耕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按照“一堡三院”的布局,中岔村在前院文化园内,打造了用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书法碑林;中院的乡村文化大舞台,平日里开展系列民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后院创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搜集了犁、耙、镢头、风车、扁担、马灯等各种近现代农具。“目前收藏的5000多件各类生产生活用具,都是八方乡邻无偿捐赠的。”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是甘谷县首座农耕博物馆,分农耕体验区、农耕集萃区两个板块和一个乡愁馆,既推进了文明乡风建设,又为下一步打造集古堡游览、农耕体验、碑刻欣赏、乡村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八里湾镇党委书记张耀武说。

如今的中岔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致富路,一个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底蕴厚的美丽乡村已见雏形。

新闻推荐

甘谷籍魏志义 刘荣入选 两人均毕业于甘谷一中

魏志义本报讯【记者张彬霞裴婷婷】8月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获悉,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结束,...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